网球网前截击:怎么防止权臣专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6 04:59:52
如果皇帝懦弱的话

中国古人对此有精辟看法,他们认为帝王可以从四个层次来实现,即:道,势,法,术。

在古人看来,最妙的是大道所至的化境,这样就能如同老子所说的那样“无为而无不为”。当然就我个人浅薄的知识来看,这个就有点像共产主义一样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而少有现实意义。

若不能参晤大道,就只能靠下面的三个法子了。

排在第一的是“势”,势既是帝王作为主上的绝对权威。就是说帝王一般情况都是靠这种压倒一切的“势”慑服他的臣民,使得为我所用而且从心底里不敢反抗。一旦帝王丧失这种“势”,那他的末日也就可以计算了,因为这时任何一个人稍有不如意就会动起反抗的念头。

怎样加强帝王的势呢?
首先就是要完善“礼”,所谓“礼”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提醒人们要注意尊卑次序,让他们不得不接受帝王的至尊地位。
其次就是要帝王加强自身修养。尽管帝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人们群众的道德意识还是不可能完全被他控制的。一旦帝王作出太出格的事情,他就要怀疑自己的权威了。帝王要注重自己的名节,这不是说帝王要为万民表率,也不是说要博得什么万世美名,对帝王来说,自己的名节就是自己的命根。

帝王若能做到“势”的具备,即便未能参晤“道”的真谛也长保江山社稷。因为这样的话,帝王的形象近乎神灵,人们怎么会反抗,臣下整天兢兢业业生活在帝王的眼皮底下,就是再有野心的人也不敢有任何的异心。因此在本国内部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隐患的。唯一的祸害就在于外国,即中国古代所谓的蛮夷。要真正确保国家无事还要加强国家实力,并做到知人善任。

如果势也不表现不足,那就只有靠法了。所谓法就是指通过制度,法律来规范人们的生活与臣下的行为。这些具体的制度、法章可就多了,如分权、使官员相互牵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如锦衣卫等、严刑处罚如铢九族……
一个国君若能“守法”,虽然无法杜绝权臣当道,但至少能保国家安定、百姓无忧,且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权臣觊觎神器。因为此时,稍有头脑的人都会知道帝王的基业还是很稳固,因此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一般人是不会去冒这个铢九族的危险的。

如果一个君主连“法”都不能守,那他的优势也就所剩无几了。此时帝王面临的更多的是与哪些狼子野心们的正面交锋,这就要求帝王有高明的手段,即所谓的“术”。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之术以千百数,著名的如《长短经》、《韩非子》以及《资治通鉴》等。

你问中说皇帝懦弱,如果他没有参晤“大道”的慧根,就可以重点从加强自身修养的方面来维护自己的“势”。因为懦弱的本性,他要很好的维护自己的威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他最好要能够守法,并且能够制定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若能如此则也是一个平庸一点的好皇帝,一生无忧。若不能,就要看自己的手段了,若手段也不行就坐以待毙吧!

分封土地,实行彻底的封建制,这样造成若干个实力相当的封建地主互相抵制.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西欧没有权臣专权的原因(虽然国王也没什么用,呵呵)

1. 加强中央皇权
2. 削弱、分散权臣的权利
3. 增强监督力度(封建的时候有御史)

让臣子们互相牵制、互相约束!~~

作为法家的代表作之一,《慎子》提出:君臣之间,犹权衡也。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轻重迭相橛,天地之理也。

这里的“权”不是“权力”,指的是秤砣,秤砣叫“权”,秤杆叫“衡”,现代汉语里的“权衡”一词,其本义就是指的秤砣和秤杆。《汉书·律历志》说:“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

据有的学者认为,《慎子》的这篇文章可能有个笔误(http://zjyx.hpe.cn/RESOURCE/CZ/CZHX/HXBL/HXTS0124/6738_SR.HTM),但大概意思都能理解,就是秤砣放在哪一边,哪一边就重了,所以,就权力而言,谁的权力大,谁就有指挥权。就是说,君臣之间,也是和权、衡一样,看君臣之间到底谁的权力大,谁就能得到更多的指挥权和话语权。《慎子》的观点是,一定要让君王胜过臣下,保证君王手中掌握绝对的权力。这才是有天地以来就存在的真理。所以,从慎子的观点出发,一定要保证君王有绝对的权力,这样才可以防止权臣的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