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战甲地球卓越者: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5:17:53

菩提树,在古代的印度,叫毕婆罗树,是印度一种极普通的树,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杨、柳、桐、槐。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就坐在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悟道成佛,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教主,成为释迦族的圣人,被后世尊为释迦牟尼。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护的毕婆罗树,称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其实,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隐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菩提”不“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自己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之,若只迷信于外在的物相,纵然是坐于菩提树下,也是无用的。

  五祖弘忍想将大法衣钵传给弟子们继承,他命弟子们每人各做一首偈子,然后从偈子中所呈现的境界来判别对方是否见道,见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衣钵,成为六祖。

  最受大家推崇的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家看了都赞叹神秀境界很高,五祖却批评说:“作得不错,但是尚未见道。”

  这时在舂米房工作的惠能,半夜里也请人在墙上代写了一首偈子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认为他才是见到诸法空性,悟入佛道的人,因此把大法衣钵传给了他,惠能成为禅宗的六祖大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而最楼上的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原文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禅宗六祖慧能禅师的名言,相传慧能禅师自幼便极有慧根,后来进入少林寺一直不得重用,一直在火工房工作,五祖涅磐之前要求各弟子作偈一首以显示佛学功底,慧能便作此偈以应,也因此得传达摩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实佛偈都是意会的
参透了 了然于心
参不透 说再多也没用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

一切皆虚无

五祖弘忍想传衣钵为六祖。
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时在舂米的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把大法衣钵传给了他,惠能成为禅宗的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