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姬柊雪菜:后主刘禅以及李后主李煜是什么样的君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14:46:42

刘禅(公元206年——271年),字公嗣,乳名阿斗,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蜀汉皇帝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蜀汉后主。他在位41年,蜀汉灭亡后降魏,后病死,终年65岁。刘禅是中国帝王中比较平庸的一位,在他漫长的皇帝生涯中,先有中国历史上著名丞相诸葛亮尽心辅佐,继而有蒋琬、费袆、姜维等人为他划策,后来又有宦官黄皓弄柄,他的一生都被周围的重臣权贵所淹没,以致使他自己与其周围的人比较起来微不足道了,作为君主,他确是一位昏庸无能、平乏庸碌的封建帝王。?

刘禅出生于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因此一直以皇族身份参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公元207年,刘备的夫人甘夫人为刘备生下一子,取名刘禅,小名叫阿斗。由于战乱频繁,刘禅从小便和母亲一起随刘备辗转流离,过着紧张而又艰险的生活。有一次,刘备遭到曹操精锐骑兵的追杀,两岁的刘禅跟甘夫人一起逃亡,与刘备失散,幸亏赵云(赵子龙)拼死相救,才得以平安脱险。?

刘备从一名贩履织席之人起家,关羽、张飞跟随刘备共同起事,成为刘备集团的两位著名武将,但刘备还是思贤若渴,后来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势力扩大,逐渐占据荆州和益州,取得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蜀地,并且与孙权、曹操三分天下。?

公元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建号章武,并下诏书立当时15岁的刘禅为皇太子。不久,刘禅娶车骑将军、刘备义弟张飞之女为妻。? 公元222年(章武二年)二月,由于东吴大将吕蒙乘虚袭取荆州,斩杀关羽,吴蜀联盟宣告破裂,刘备亲率大军进攻东吴,双方在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大战,东吴大将陆逊采取火攻的方法,刘备被打得大败,丢下大批船只、器械和军资,仅带领一部分人逃回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重,派人去成都将丞相诸葛亮请来白帝城,听他安排后事。他嘱托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给刘禅以教育,能辅成为君即立君,如不成可取而代之。刘备还给刘禅留下一个遗诏,说:“人活五十而死,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活了六十多岁,还有什么可惋惜的,只是牵挂你们兄弟,你们一定要奋勉、努力啊!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才能好,德行好,才能使人信服。你与丞相共同处理政务,对待他,要向父亲一样”。不久,刘备病逝。刘禅在诸葛亮、李严等辅佐下继皇帝位,史称刘后主,改年号为“建兴”。刘禅下诏尊称皇后吴氏为皇太后,夫人张氏为皇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以丞相兼领益州牧。刘禅不忘先皇的临终遗嘱,对丞相诸葛亮就象对待父亲一样崇敬、听命。国家政务无论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不久,西南就发生了叛乱,益州郡(今云南晋宁)豪强地主雍闿乘刘备去世,刘禅继位之机,发动武装叛乱。诸葛亮对此采取“抚而不讨”的方针,希图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诸葛亮劝谏刘禅,说:“我们伐吴新败,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平叛不可能一时取胜。今可再与吴重修旧好,同时加紧调整内部,扩充实力,到合适的时候再行出军征讨西南”。诸葛亮还向刘禅推荐邓芝出使东吴。刘禅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派邓芝出使东吴,使吴蜀两国重新结盟。?

225年,当吴蜀联盟关系恢复,内部经过整顿已经稳定之后,诸葛亮上奏刘禅,决定出兵平叛西南。刘禅同意诸葛亮调兵南征,并率大臣亲自为诸葛亮送行。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兵分三路对南中叛乱势力发起进攻,他以“和抚”为原则,并采取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平定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免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

刘禅庸碌无能,他继位之后,事事依靠诸葛亮作主。诸葛亮心里清楚,刘禅虽认真好学,却没有刘备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胸怀宽广的品质,也没有雄心大志,若自己有生之年不能辅佐刘禅完成统一天下大业,那先帝的遗愿就永远无法实现了。此时吴蜀联盟已修复,南中叛乱也已平定,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且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故。其子曹睿继位,政局变动,正需要稳定内部统治,诸葛亮认为正是北伐的好时机。为此,公元227年,他上书刘禅,题为著名的《出师表》,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出师北伐曹魏,以实现统一大业。并对他离开成都后的宫中、朝廷中的事务作了周密的安排。他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袆、董允、蒋琬、向宠等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要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广纳忠益之言,刘禅看了诸葛亮的奏章,深为感动,就依诸葛亮之言,下诏讨伐魏国,并把自行决断事务的权力授于诸葛亮。此后几年里,诸葛亮出祁山,攻打魏,均遭失败。?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朝中大事自有蒋琬、费袆、董允等处理,刘禅自己也乐得清闲、自在,不用为国事操心。?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而且病情不断恶化。刘禅得此消息,如雷轰顶,如自己得病一样,感到非常慌恐和不安。继位11年来,有丞相诸葛亮为他执掌内政外交大事,自己从来不用为国家大事而烦恼。有诸葛亮把持朝政,发号施令。自己可以不用为江山的兴衰而担忧。而今丞相病重如此,如同擎天大柱要倒下一样,今后可怎么办呢?刘禅速派尚书仆射(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政令的官员之一)李福赶到五丈原军营中探望,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李福离开前线,回报刘禅丞相病情后,又返回在五丈原询问丞相身后事宜的的安排情况,诸葛亮见李福返回,已明来意,说道:“你要问的人,蒋琬合适。”李福又问蒋琬之后谁可接替,诸葛亮说:“费袆可以接替他”。当李福再问以后的接替者时,诸葛亮就不再回答了。这年秋天,诸葛亮去世的噩耗终于传来,刘禅忍

不住悲恸万分,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他脑子里一片混沌,幸而蒋琬、董允等支持大局,处理政事,才使朝廷一切秩序井然。?

刘禅根据丞相的安排和举荐,任命吴懿为车骑将军,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军政要事,任命杨仪为中军师,费袆为后军师,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尤其是蒋琬忠正可靠,他按诸葛亮生前制定的政策去执行,对内保国安民,休养生息,对外与东吴保持盟好,深得刘禅的重用和信任。?

公元236年夏,刘禅见国家太平无事,就外出观赏风光,流连忘返,110多天以后才满意而归。这时刘禅有一种感觉;自己已长大了,能有自己的思想了,因此他也开始嫌自己的宫廷乐队不够气派,后宫的宫女嫔妃也不尽如人意。因此,下令选择美女,充实后宫,刘禅的计划遭到老臣董允的反对,董允敢于直言劝谏,他说,历代帝王都是因为耽于声色而使国灭人亡,只有居安思危,有卧薪尝胆之志,方能在艰险之中做出大事业,实现先帝的愿望。刘禅对这些老臣的直言劝谏很不高兴。就在此时,宦官黄皓逐渐取得他的信任。使本来对军国大事就不懂不通的刘禅,更加昏愦软弱无能,不理朝政。黄皓善于投皇帝所好,为取得刘禅的欢心,他玩弄权术,不择手段,起初他对刘禅百依百顺,这使刘禅有一种做皇帝的满足与快乐,但蒋琬、费袆去世之前,黄皓一直未被重用。董允死后,黄皓同侍中陈祗相勾结,开始参与政事。黄皓升迁为中常侍、奉车都尉。中常侍是皇帝的侍从,传达皇帝诏令,掌理文书,奉车都尉掌陪皇帝乘车舆。黄皓身兼二职,出则奉车,入则侍奉左右,成为皇帝的亲信。到258年,他完全控制了朝政。?

刘禅的兄弟刘永,对黄皓得势非常不满,黄皓就经常在刘禅面前说刘永的坏话,最后刘禅就把刘永放到外地去作官。姜维是诸葛亮军事方面的继承人,他也无法忍受刘禅对黄皓的越来越信任,他向刘禅秘密进言说:“历史上宦官权重以致亡国的事例并非罕见,陛下如此重用小人黄皓,国家将要败坏在他手里,应该把他杀掉以正视听”。刘禅不同意,他说:“黄皓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一个供人驱使的小臣罢了。过去董允恨他,当面怒斥他,我就感奇怪。今天你又何必再介意于他呢?”姜维见黄皓在朝中和宫中的党羽越来越多,刘禅又如此昏庸愚昧,自己在蜀汉内部又没有根基,心中有些疑惧,担心被害,便请求领兵外出,经常屯驻沓中(今青海东南境),不敢回成都了。?

开始的时候,黄皓对刘禅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当黄皓的势力越来越大,刘禅对他越来越信任时,刘禅对他也就言听计从了。正当此时,魏国正整肃兵马,伺机灭蜀攻吴,统一天下。公元262年,司马昭任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准备伐蜀,姜维上表刘禅说:“听说钟会治兵关中,图谋进取蜀汉,应派张翼、廖化率军分别护守安阳关口(即阳平关)和阴平的桥头(今甘肃文县北),以防魏军。”刘禅同黄皓商量这件事。黄皓早就痛恨姜维,正想找机会报复,夺其兵权,就对刘禅说:“姜维恃功自傲。总想在战争中显示才华,而不为陛下的江山着想。这次他是制造战争气氛,想让您准许多备战出征啊!”然后又带刘禅去求神问卜,结果果真应验了黄皓的话:魏军不会进攻蜀国。刘禅听信了他的话,就把姜维反映的情况和建议搁置一边,没有告知群臣,自己反而在宫中仍旧花天酒地,歌舞笙萧,日夜玩乐。?

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派兵三路大军伐蜀,征西将邓艾带领三万多人,自狄道(今甘肃临洮)向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剌史诸葛绪统率三万多人,自祁山向阴平附近的桥头进攻,截断姜维后路;镇西将军钟会带领十万多主力人马从斜谷、子午谷等地前进,直取汉中。魏将邓艾足智多谋,率兵抄小路攻入蜀中,进逼成都,兵临城下。?

魏军的突然到来,使蜀汉朝野上下一片慌乱,此时,刘禅也如梦方醒,慌忙召集群臣问计。臣下有一主张南逃,以后再借南夷之兵反攻;有人劝刘禅投奔东吴,以图来日;光禄大夫谯周对上述两种主张都不同意,他说:“自古以来没有投奔他国为天子的,投奔东吴免不了也要称臣。从当前形势看,魏国强大能吞并吴国,而吴国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清楚的。与其称臣于吴,不如现在就称臣于魏,免得将来再受一次耻辱。至于撤回南中,应当早作安排,现在大敌已近,人心不稳,一旦车驾南行,恐怕要发生不测之变,更谈不到能达南中了。就是到达了南中,外面拒敌和内部需要的一切耗费,都加在诸夷身上,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叛”。谯周接着说:“陛下,臣以为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开门献城,投奔魏国;如果陛下降魏,可保全性命,又可得到分封,仍不失荣华富贵的地位,现在魏兵压境,望陛下早做决断”。在谯周的一再劝说下,懦弱无能的刘禅最后决定向魏投降。这时,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竭力反对投降,他对刘禅说:“陛下理应号召大家背城一战,同死社稷,这样才有脸面去见先帝。怎么能听信腐儒的一派胡言,毁先帝创下的基业于一旦呢?”刘禅不听,而且还怒斥了儿子,刘谌不愿看到刘氏国破家亡,就在刘禅开门献城迎接魏军的这一天,带着妻家儿女到昭烈皇帝刘备的灵位前痛哭一番后,杀死妻子、儿女,也自刎而死,全家殉国。? 刘禅率领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多人,按照古代国君投降的仪式,反绑着双手,让人抬着棺材,到邓艾军中投降,邓艾见状急忙给刘禅解开绳子,当众焚掉棺材表示接纳。刘禅根据邓艾的命令还派人去前线敕令姜维等投降。姜维等接到命令,悲愤不已,“拔刀斫石”,但事已至此,无奈,投降了阵前的魏将钟会。?

三月,刘禅奉魏文帝诏,举家东迁魏都洛阳,被封为安乐公。魏国还将他的子孙和旧臣50多人封侯进爵,以笼络人心,稳定蜀汉局势。刘禅却认为是他的恩典,感激不尽。?

有一次,司马昭同刘禅一起宴饮,司马昭让舞女表演蜀地歌舞,在座的蜀汉旧臣听了,都为亡国感到悲伤。只有刘禅嘻嘻自若,观赏得津津有味。司马昭看到刘禅如此麻木淡然,感慨地对身边的大臣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贾充意味深长地说:“他若不如此,殿下您又怎能有今天的胜利呢?”司马昭沉默的半晌,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可见,刘禅昏庸到何等程度。对于刘禅的回答,站在一旁的郤正觉得有失体统,就乘刘禅起身更衣,对他说:“假如司马文王再问您是否思念蜀地,您可以流着眼泪告诉他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国,我怎能不想念呢”?刘禅重新回到座位上后,司马昭果然又提及同样的问题,刘禅就照郤正刚才教他的话重复了一遍,说完想挤出些眼泪,可又不成,只好闭上眼睛,装出一副忧伤的样子,司马昭一见,心中有数,故意惊讶地叫道:“你说的话怎么象郤正说的一样啊!”刘禅大惊,忙睁开眼睛说道:“这正是郤正教我的”。司马昭和魏国群臣见状忍不住大笑不止。?

司马昭见刘禅实在是个愚蠢昏庸无能的角色,留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就没有杀他,让他闲居洛阳。刘禅深深为自己感到庆幸,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劝谏他砥砺意志,不忘先帝统一天下的遗愿,再也没人干涉他纵情酒色了。他很快习惯了为人臣的生活,把远在故国的一切以及过去拥有的一切都一并忘掉了。?

公元271年,也就是刘禅降魏以后的第8年,刘禅病死,享年65岁。
李煜(937~978) 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中主 李璟第六子。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38岁时,宋师长驱渡江,迫围金陵,明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
南唐在中主后期,已称臣于宋。李煜在位时,一直卑屈事宋,岁时贡献,府藏为之空竭。但他仍不思振作,浮华奢侈,迷信佛教,终于为宋所灭。他在政治上是庸驽无能的皇帝,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 他降宋时作为界线。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一斛珠〕"晚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等;也有写离别相思的作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等,写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较健康可读。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默记》),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反映了他身世与词风的转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正如纳兰性德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
李煜诗、文、词以及书、画创作均富,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词》,注释颇详。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

人们对刘禅的不满往往因为刘禅说“此间乐,乐不思蜀”
而世人没有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他说这句话时,蜀国已经灭亡,他已在魏国成了人质,
在自己身家性命都握在别人手上时,他为了明哲保身
只有这样说了
更何况,在刘备去世后他治理蜀国四十多年
怎么就能说他是一个昏君呢

李后主李煜的确是搞错了职业
他如果只是个“文联主席”而不是“国家主席”的话他的成就将大大超过现在

刘禅是个既没能力而且耳根子又很软
李煜有能力,但不是在治国,而是在文学!

错错错,全都错!

刘禅不是慵才,他只是个普通人,就像你我一样,他根本就不想做皇帝。假如你去做皇帝可能还会不如他呢!毕竟在那样的局势下,他还能平安地做上几十年皇帝啊!
李后主李煜是个词坛怪才,这是对的。

刘禅无能?为什么诸葛死后,还能支持西蜀几十年?
什么叫装傻?什么叫大智若愚?
李煜在文学上是天才,政治上是个蠢材.都亡国了还写虞美人.不是找死么!

后主刘禅十分无能,就是所谓"扶不起的阿斗".
李煜不思国事,他沉迷文学.他更适合当一个文学家而不是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