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横波和宫胤圆房了没:李叔同写<<送别>>的大概时间,出家前还是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4 19:45:23

估计《送别》这首歌是他在1913-1915年间做音乐教师的时候写的。他出家是在28岁的时候,所以应该是他在出家前写的,但手里没有他的作品年代表,下面是在天涯查到的资料。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生于天津一个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的家庭。少时即擅长吟诗作画,写字刻印,多才多艺。1905年至1911年间,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兼习音乐。1906年在日本独力编印出版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同年又与同学曾孝谷在东京发起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并先后在该社公演的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中扮演女主角。1911年归国后曾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8年8月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披剃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3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不久他东渡日本,见日本唱歌集里“词意袭用我古诗者,约十之九五”,而我国的一些人一方面啧啧称赞日本唱歌,一方面却诋毁中国的故典,为此他特撰写《呜呼!词章!》一文,对这种盲目崇外而又无知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并在《音乐小杂志》里,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他的作品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所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领唱与三部合唱)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先后编入《国学唱歌集》(1905年),《中文名歌五十曲》(丰子恺、裘梦痕合编,开明书店1921年出版)、《李叔同歌曲集》(丰子恺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出版)、《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企释、培安编订、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出版)。

《送别》是词,而将其添上曲的是个美国人

当然是出家以前写的了,
出家以后都六根清净了,还写干吗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