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的拉丁学名是什么:<<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什么会"贬低"曹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23:06:45
为什么罗贯中那么肯定刘备这个政治集团,甚至一定程度的将诸葛亮神化.
而不是很赞成曹操,将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扭曲?

这个与作者本身有关.小说本身就是作者理想中的主观臆造,他可以对一个人进行丑化,也可以赞扬,至于对于曹操的评论很多,评论得最好的是百家讲坛的易中天教授,你有时间可以看看

鄙视罗贯中。嫉妒曹操雄才大略。刘备白痴一个,有什么本事!他就因为姓了刘所以沾光。这个分我不拿了,就在这里替我家曹操申冤!

罗贯中在写作小说的时候,本身是以汉朝为正统,对于魏蜀吴三国也是抑魏扬蜀。于是,在他的笔下,曹操成了头号反派;而相对应的,刘备则成了正统的代表。因此,到了后世,大家对于曹、刘的观点不自觉地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大众的观点里,刘备成了典型的伪君子的代表,懦弱、伪善而令人厌恶,遭到讥讽;而曹操则由于其真小人的坦直率真,而反而有了可爱之处。此类误读、误解,实在可说是对古人的不敬。于我而言,就《三国志》的叙述来说,刘备实可当得三国英雄人物中第一,虽然其能力、成就似逊曹操一筹。

简单的说.这和作者的个人喜好有关,作者写入了自己的感受吧,这也和作者联系现实的一些思想有关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多数都会把曹操与刘备做个比较。并且绝大多数读者会受到尊刘抑曹的影响,认为曹操是一大枭雄。其实,在他那个时代,需要的就是曹操这样的人才。
曹操足智多谋,城府极深,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记得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前来投靠,曹操跣迎先拜。可当许攸五问曹操“今军粮尚有几何”时,曹操都没有将实情告之。弄得最后许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大喝“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如此”。其实,仔细想想,曹操这种谨慎也是必要的,虽然许攸是一名谋士,但是在那个战火分飞的年代难保他不是前来诈降。故宁可多疑一点,也不可因为一时大意而让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基业毁于一旦。
记得曹操曾经说过“天下假如没有我,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此话一点不假,在曹操的一生中,只有袁术称帝,不过没多久就被曹操灭了,他自己也更没有称过帝,真正的三足鼎立是在曹操死后才出现的。刘备虽为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在人面前表现出大仁大义,不肯称帝,其实在他心中无时无刻不想这件事。两个儿子,一个叫封一个叫禅,不就可以看出来了吗?正是因为他们畏惧曹操,又有袁术的前车之鉴,才不感真正称帝封王。
曹操满腹经纶,传世名篇数不胜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诸如此类慷慨激昂的惊世绝句层出不穷。此乃张飞,吕步等武夫;诸葛,周瑜等文臣,刘备,孙权等“君主”所不能的。曹操的才华在汉末可以算是技压群雄了。
诚然曹操一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让人不寒而栗,不过谁又可以否认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做不对呢。天下的战火分飞,让曹操懂得残酷;彼此的尔谕我诈,更让他学会算计。就是在这样的锤炼中,曹操——这个乱世英雄横空出世,并且凭借着自己的文韬武略,名震中国。
很多人对我说,曹操是残暴的,这与中国的“仁”背道而驰,而刘备才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可是我要说,在那个年代,“仁”是不可能的,而曹操那样也并不是残暴。虽然在官渡之战中,借粮官之头来震住因为缺粮而几乎要暴动的士兵,可是这也是迫不得已罢了。他这样做无非是不想自己输得一败涂地。毕竟袁绍败了,他的几十万大军还可以收编,但是曹操败了,其军队必定会被残暴的袁绍诛杀的。
曹操,一个名留史册的人,却在中国的“仁”与“正统”的思想下成了奸贼,多么让人痛心啊!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见《而已集》)。的确,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少有大志,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打败豪强割据势力袁绍、袁术、吕布等,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退回北方,同蜀、吴成鼎足之势。曹操还在北方屯田并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贤,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才,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他还是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篇激昂慷慨、悲壮苍凉,深受后人喜爱。
在曹操死后的几百年里,他的形象总的来说是不错的。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称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称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当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在这几百年里,虽然也出现了贬低曹操的种种评价,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评价。可以说直至唐代末年,曹操无论是在封建统治阶层还是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属于一个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转变出现在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就提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即快。”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广大百姓的心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理学家朱熹对曹操进行攻击:“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贼”(《资治通鉴纲目》)。陆游诗中也有“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句子。再到后来又逐渐出现了丑化曹操的剧目,这一点在元代的杂剧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元代民间艺人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对于曹操的丑化,则更加说明曹操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被大大贬低。罗贯中最后来了个集大成,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民族矛盾引起的。从宋代到元末的几百年间,汉族屡遭外族的残酷压迫和统治,使得汉族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有了“还我河山”的愿望。这种社会现象反映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之中,就突出地表现为一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作品的出现。而当时的作家又以当时最为流行的三国故事作为题材来体现“人心思汉”,把刘备、诸葛亮的蜀汉政权当做自己的民族英雄来怀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残暴的统治者而仇恨,加上在历史上曹操也的确有过类似的劣迹,因此,曹操也终于由一个有本事的人、一个英雄变成了一个花脸奸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