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爪鱼蘸料怎么调:什么叫嘉年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6 03:12:18

看您问到汽车里了 你说的是一款汽车.....嘉年华,即英文carnival的中文音译,本意是指多举办于户外的狂欢节。《圣经.新约》中有一个魔鬼试探耶稣的故事,耶稣忍受了魔鬼的诱惑,为此长达40天没有进食。后来,基督徒为了纪念,在每年复活节前40天举行斋戒,斋戒前举行欢宴和各种庆祝活动。
演变至今,嘉年华的宗教含义几乎已经荡然无存。在很多西方的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对某城或某镇举办嘉年华会的描述。到了19世纪及现代,carnival这个词指的就是一种流动的娱乐表演会,通常包括旋转木马和各种游戏,中间穿插表演。事实上,英语国家中的嘉年华就相当于中国的“庙会”或“游园会”。
而我们现在知道的“环球嘉年华”是一个以高科技娱乐游戏为主的商业活动,“环球嘉年华”只是这一活动的品牌名称。“环球嘉年华”,大抵就相当于中国的“玄武湖游园会”或“夫子庙庙会”一类。
然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这些。在嘉年华这个词被中国人普遍了解之前,环球嘉年华率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并先入为主地给人一种印象:嘉年华,就是像环球嘉年华那样的游乐形式。
环球嘉年华的火爆之后,是全国各地的各种有着千奇百怪名称的嘉年华,除去南京的这两个“乐翻天嘉年华”和“世纪嘉年华”外,还有城市嘉年华、泛洋嘉年华、科技嘉年华等等。
知道的人明白这些嘉年华与环球嘉年华没有关系,也不必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不明白的人却以为嘉年华都是环球嘉年华的那个样子。即便在告之“不是一家”后,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不是一家,但应该差不多”。而实际上呢?差的多了。
这些嘉年华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利用了普通中国人文化上的误解。试想,如果在中国,有一家公司利用高科技游乐技术,打造了一个新的“环球庙会”品牌,是否也会出现如此多的跟风者和上当者?我想应该不会的。因为中国人都知道庙会是什么,也知道“环球庙会”仅此一家,别的庙会什么样,还得具体看。
假冒的嘉年华给中国人上了提高警惕的一课,但也从更深远的角度告诉我们,文化的误解很容易产生惊人的后果,而这样的误解,有可能仅仅源自无知。
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一支庞大的英国使团历史性地来到中国。刚开始的时候,主人与客人的举止都很得体,然而却在使团面见乾隆帝时,究竟应该双膝跪地还是单膝跪地的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
中国人习惯双膝跪地,而英国人习惯单膝。其实说不清这二者有何区别,即便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但在形式上,这仅仅是文化上对于如何表示敬意的差异。英国人最终选择了单膝跪地以示对皇帝的敬意,于是隔阂产生了,而中国人也拒绝了英国人的全部通商和派驻使团的要求。
文化,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尤其是东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的时候。生活里,每个民族都习惯于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理解一切,也包括别人。这并不是不想考虑其他文化的态度,而实在是对别的文化缺乏了解。carnival的误解让很多中国人上了假嘉年华的当,而表达敬意方式的不同早就在中国人与英国人之间埋下隔阂。

嘉年华早在欧洲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嘉年华的前身是欧美狂欢节,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后来成为古罗马农神节的庆祝活动。

嘉年华是英文单词Carnival的中文译音,这个美丽的中文名字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40天没有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40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时间作为自己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40天中,人们不能食肉,娱乐,生活肃穆沉闷,所以在斋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而嘉年华最初的含义就是“告别肉食”。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一个重要节日。

嘉年华是香港人对狂欢节的意译,并且,在香港的文化中对狂欢节作了本地化,形成了“嘉年华”。

英语 Carnival 的最初译名是“狂欢节”,Carnival 的发音,很难恰如其分地用汉语表达,所以使用了“狂欢节”这个意译,比较直观好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香港人将它改译为“嘉年华”。这个译名,是懂外文又深谙中文的知识分子的杰作,有兼顾音和义的双关之妙,遗憾的是,它不能确切表达Carnival 的狂欢之义。“嘉年华”无论听起来或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与Carnival 的热烈、狂放气氛不符。事实也如此,在香港长期举行下来的 Carnival ,业已变得比较文雅温和,与巴西式狂欢的Carnival 殊途异趣、大不相同了。

好象也有个节目叫《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