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水的饱和蒸汽压:求道证法师《从乐入乐》一书的梗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5 18:12:24
请用五百至一千字的篇幅,概括这本书的基本法理和主要内容,谢谢!
原书可以在网上看到。
两位朋友的回答居然是一模一样的啊:-)
答复的第二段是 印祖的话,作为 道证师此书的主题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还是希望回答的朋友能具体根据原书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就是说更贴近原书一些,毕竟我想看到的是这本书的梗概。
补充一下,被采纳的答案要求根据原书的目次分章节写下内容梗概,最后总结全书的大旨。再次谢谢大家。

第一篇主旨:虔诚礼佛,即禅宗“一点”之概念,若念佛想佛,虽似虔诚但违“无我”之要旨。
第二篇主旨:强调摒除杂思,以达“无我”,讲求地,水,火,风四大皆空是佛家常法。
第三篇主旨:由“阿弥陀佛”一词入手,讲明应用心礼佛,真正入定,与佛法融为一体,感情相通,而不应拘泥于唱词,六祖有云:“不立文字”,见性佛法绝不是单单吟诵佛偈可达到的。
第四篇主旨:礼佛需无所求,不能抱“临时抱佛脚”之心,只有做到这样,才算真正礼佛,才会有收益。
第五篇主旨:礼佛要真诚,故要放弃恶俗,摒除杂思,相信佛祖。佛在心中,只有安心方可顿悟。
第六篇主旨:佛法的运用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越需要佛的帮助,此时越要摒除欲念,潜心礼佛,佛祖自然会庇护你;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要有礼佛之心,而不光是参禅打坐之时,不可对佛祖有丝毫的不信任,这是应戒除的。
第七篇主旨:佛无处不在,“求人不如求佛,求自心”。六祖有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修炼的过程不在外界,而是内心的修行。经文说:“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就是此理。

全文主旨:通过浅近的语句将高深的佛法融会于七篇文章之中,结合一个个实例论述了虔诚礼佛,摒除杂思,用心礼佛,“无所求之所求”,安心参悟,佛法的运用,日常的心态及礼佛意识等相关问题,使人们(尤其是初学佛法者)对于礼佛的种种要求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得抄袭!)

第一篇主旨:虔诚礼佛,即禅宗“一点”之概念,若念佛想佛,虽似虔诚但违“无我”之要旨。
第二篇主旨:强调摒除杂思,以达“无我”,讲求地,水,火,风四大皆空是佛家常法。
第三篇主旨:由“阿弥陀佛”一词入手,讲明应用心礼佛,真正入定,与佛法融为一体,感情相通,而不应拘泥于唱词,六祖有云:“不立文字”,见性佛法绝不是单单吟诵佛偈可达到的。
第四篇主旨:礼佛需无所求,不能抱“临时抱佛脚”之心,只有做到这样,才算真正礼佛,才会有收益。
第五篇主旨:礼佛要真诚,故要放弃恶俗,摒除杂思,相信佛祖。佛在心中,只有安心方可顿悟。
第六篇主旨:佛法的运用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越需要佛的帮助,此时越要摒除欲念,潜心礼佛,佛祖自然会庇护你;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要有礼佛之心,而不光是参禅打坐之时,不可对佛祖有丝毫的不信任,这是应戒除的。
第七篇主旨:佛无处不在,“求人不如求佛,求自心”。六祖有云:“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修炼的过程不在外界,而是内心的修行。经文说:“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就是此理。

全文主旨:通过浅近的语句将高深的佛法融会于七篇文章之中,结合一个个实例论述了虔诚礼佛,摒除杂思,用心礼佛,“无所求之所求”,安心参悟,佛法的运用,日常的心态及礼佛意识等相关问题,使人们(尤其是初学佛法者)对于礼佛的种种要求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我觉得我肯定写的没有其他的人好,但我可以确定我写的是最有个性的,最突出的,至少我没有抄袭,片段嘛!其实很简单,结合自身实际,只要充分的把自己想说的,想做的表达在文字里就OK了。

我们生在现在这个时代,不能没有警觉,高度的警觉,应当怎样在这个世间生活?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心就安了,远离恐怖、颠倒、妄想。我们不贪生,不怕死,心就定了,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死,死了就往生。死是身死,灵性不灭,灵性不再搞六道轮回,灵性在这个机缘之下超脱了,到极乐世界去了。所以,诸位必须要肯定、要认清楚,我们只有一条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不然就跟这经上讲的一模一样,在这个世间,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无依无靠,谁都靠不住。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是当下这一念的用心
不是看年资、履历表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定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走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了解,比如说用手打一块木板,有人定轻轻地打、散散漫漫地打,这样每天打一百下,连续打一年,都不可能把木板打断。但定如果有人很集中又很有力去打,只要伸手打一下,马上就可以把木头打断掉。念佛就像这样,是看您用心是不是集中、是不是虔诚,并不是看您资历加起来总共多久。如果您念了一百年,但常常是嘴里念佛心里想别的事,想著锅子里煮的红豆汤不知道会不会烧焦:想著孩子要补习不知道给他吃什么?常常阿弥陀佛都不如您那锅红豆汤来得重要,也不如您孩子的琐事重要,像这样用心,可能念一百年都念不到一句「相应的佛」 。有人一边念佛一边想著:那个人今天骂我爱出风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像这样挂念著人、我、是非,来念佛,念一千年也不相应。

如秤两头,低昂时等
蕅益大师讲了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好比是一支秤的两头,一头如果放得比较重,另一头就比较轻会翘起来。我们如果把这个世间的杂事秤得很重,当然阿弥陀佛那边就会相对变轻翘起来。如果把阿弥陀佛秤得很重,世间的杂事自然就轻了,这叫“如秤两头,低昂时等” ,所以并不一定念佛的年资愈老愈好,因为人有时候会老油条,念久了反而不专心,甚至还感觉到自己是老修行了,反而生起骄傲轻慢的心,不但没有功夫去降伏本来的烦恼,又加重了骄傲的烦恼和面子的挂碍。

一念虔诚,就可转变命运
如果我可以活列八十岁,说起来好像还可以练功夫练很久,似乎比较安全,其实不见得。因为夜长梦多,世事多变,也不一定比较好。如果有人宣判我们只能再活一年,表示我们只剩下一年的寿命好准备,这样也很好,因为短跑比长跑好跑。人只要青集中心力的话,只要一个念头,就可以集中起来,不必担心时间不够用,功夫不够好。因为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信念坚持到临终都不动摇。即使念十念或一念的「阿弥陀佛」都可以往生西方,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如果能把时间真正用在念佛,一念乃至十念的虔诚,就足够转变我们的命运。

提起信心和愿力,把心真正放在「佛」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世间的因缘就尽了,更是不能浪费时间去悲哀烦恼,我今天必须好好欢喜过一天,尽最大的心力念佛,把「阿弥陀佛」的电话打通就可以去极乐世界。我们如果可以自在欢喜得去西方,就可以安慰每一个在生死关头恐怖的众生,让他们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去,不必怕死。

念「担忧」,念「怀疑」——错用心
佛神通广大,何须瞎操心!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把眼光注意在佛,都是放在自己的妄想上面,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有妄想就又开始烦恼,我念佛功夫这么差不知道会不会往生?其实这样的心都在「念担忧」、 「念怀疑」,根本没有把重点坡在佛上面,这样就是错用了心!要记得「信」与一愿」才是决定往生的因素,心里若是还有怀疑担忧,就是「没有信心」的表现。比如说:我们如果相信一个人,把事情委托他办,是不是一交出来,我们就不用操心了呢?如果我们委托一个人办事,交待了他又很不放心,就表示我们并没有信任他。 「信佛」也是一样,有信心就不烦恼,有信心就不怀疑。我们如果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真正肯去西方,佛一定知道,会来迎接我们的,这哪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难道怀疑佛会耳聋没有听见你在念他?或者担心列时候佛会不会打瞌睡,忘记来接您?或是怀疑佛会不会呆呆的不知道您有发愿要去西方?阿弥陀佛神通广大,哪有那么差,那么不值得信任!哪需要您经常在那里烦恼、怀疑!

「业障」重石本必沈,托付「愿船」就能浮
又有人经常在担忧,我业障那么重,不知道可不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了解,一块石头如果放在水里,不管是多小的石头都会况下去。但是把石头放在大船上,不管多大的石头都会浮著过海。我们凡夫的业障确实是很重,就像石头,如果要靠自己大部份都会沉下去。但是坐在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上,就可以安全地浮过生死大海,这样才不会枉费过一生。

前世今生一堆债
弥陀慈父愿解决
我们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众生很多的债务,债务包括了:我们杀生吃肉欠众生很多的命债,还有欠人钱财的债务和人情债。这些债务我们可能要还好几辈子也还不完。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佛有很大的能力和大慈悲,就好像我们的爸爸是个大富翁,爸爸肯出面替我们还所有的债,什么债都可以还,什么债都可以解决。只要我们很信任地低头,打一通电话给他就好了。爸爸就会来处理一切,又把我们接回故乡。

了解佛心肯信任——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瞎操心——只好自己苦劳碌
佛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您如果了解佛有伟大的力量又完全信任他,佛也可以完全承担,完全加被。但是如果您认为佛没有办法,没办法承担,必须要您自己去还债才有办法,这样佛要加被您也加被不上,只有顺著您,让您自己去还债。佛定我们大慈大悲的爸爸,他不怕我们要求任何合理的事,就唯恐您不相信他;或者是在外面为非作歹流浪惯了,不敢回头去找他,不敢低头向他求助。

念佛要对准频道·作得了主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为什么他念佛会没有效呢?因为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根本没有把心放在阿弥陀,都在挂碍他的肚子,并没有专心放在佛。就好比我们看电视,如果要看台视,就一定要对台视的号码频道,如果号码不对或是一下子跳这个台,一下子跳那个台,这样画面就乱七八糟看不清楚。这个道理很简单,念佛也一样,念佛必须要全身、全心都放松,专注在一句「阿弥陀佛」 。如果身体还有紧绷、僵硬,就表示心还挂在身体上很多地方,没有放下,没有专注在佛,这样不专注,注意的焦点很多,当然就不容易相应,就好比电视的号码跳来跳去就见不到效果。说起来道理是很容易了解,事实上要控制自己的心,随时静下来、安定下来集中在念佛,是需要耐心来练习才可以做到的。您如果不相信,现在就可以试试看,您现在就来念十句的「阿弥陀佛」,如果您念十句都没起杂念,这样就稍微有基础。如果您念一、两声就想到冰箱里的豆包快坏掉了,不煮一下不行:想起我那件漂亮的衣服被虫咬了一个洞,好可惜。一下子想东、一下手想西,都在挂碍娑婆世界一些破铜烂铁,没什么价值的事,这样就表示我们的心给很多东西绑得很紧,不能作自己的主人。连自己的心都没有办法控制,我们的生命就同样没有把握,自己没有把握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走,走了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样才是真正不吉利,这样就会恐怖。如果我们平常练习把嫌东嫌西、说长道短的时间省下来,把烦恼东、挂碍西的力量省下来,念「阿弥陀佛」,练习随时可以把心集中起来念「阿弥陀佛」,练习转变我们本来的妄想执著,练习可以不受外围环境的干扰,可以作自己的主人,可以自己作得了主,这不是很好吗?不管是生还是死,都可以很自在。

真正的思念——念兹在兹,时刻不离
我们还可以体会,一个孩子如果真正思念妈妈,他就会常常把妈妈放在心里,譬如放了学,同学约他看电影,他就会想到妈妈在家等我回家吃晚饭;如果有人请他吃好吃东西,首先他就会想到要给妈妈先吃;早上睡醒,眼睛一张开就会先想起妈妈;如果有不良少年要找他打架,他就会想起妈妈叫我不要和人家打架:有人欺侮他,他也会想起妈妈要我凡事要忍耐:受了委屈也会想起妈妈,这就是真正想妈妈。这种思念,无论是想起妈妈的面容声音、妈妈的教导……等,这都是真正的思念。反过来说,如果有另外一个孩子,需要人家给他规定——你在这个房间里开始叫妈妈叫一个小时,他就开始叫:「妈妈、妈妈、妈妈……」,叫了一个小时后跑出去玩,就把妈妈完全忘掉了。有好吃的,自己吃光也不会想到妈妈;自己去看电影,去玩得都忘掉了妈妈在家等他吃饭;跟人家打架,打列受伤,让妈妈很担忧,他也不在乎。我相信您绝对不会认为这种孩子是真的思念妈妈。我们念佛的道理也差不多,大家很聪明,可以自己去体会。

念佛要有佛的精神,不是佛堂内作功课而已
有人念佛是在佛堂里面作功课,好像孩子被规定在房间里面叫妈妈一样,一出了佛堂就把佛完全忘记了,照著自己本来的习气、烦恼去过生活,就好像孩子跑出去玩就完全忘记了妈妈。您想:这是不是真心念佛呢?有一位念佛的女居士,她的先生故意去信基督教,为什么呢?那位先生告诉我说:他太太作功课时念佛,但一出来和大家相处,却连一点「佛的精神」也没有,样样小事都要计较,常常生气找麻烦,所以他的先生故意不要信佛教,这是很值得我们反省的。

别错用心——挑剔「音声」,不「闻佛名」,自生障碍,失功德利
有些人虽然有因缘去道场跟著大众念佛,但是很可惜,他没有把心的重点集中在「佛」,都在嫌这个人声音怪,嫌那个人声音不好听,可以说他只有听到「声音」来起分别心、生烦恼,并没有听到佛的万德洪名,来生起清净心、恭敬心。本来听闻佛的名号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他只有听到「声音」来生烦恼,没有用心来听「佛号」 ,所以等於没有得到闻佛号的一切功德,这是非常可惜的。其实妈妈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声音难听,真正念佛不管声音是好走坏,佛都会知道。我们要特别注意:如果我们养成听人家念佛没有生恭敬心的习惯,恐怕到了临命终时,人家来助念,我们听了也会心生烦恼,不能够恭敬一心念佛,那么就会造成障碍,这是自己生烦恼,没有用真心来念佛,这可不能怪佛没有来接引。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习惯,一听人家念佛就要马上生恭敬心,也欢喜念佛,这样才能够安全。经典上说:极乐国民听到百千种音乐同时演奏,也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何况我们在这里听闻到念佛的声音,怎么不生起念佛的心呢?怎么反而要生起烦恼呢?

念佛,身、心要柔软、恭敬(无须紧张、僵硬)
有人问我念佛要怎么念,我念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夫,但是有一点可以提供给大家作参考。念佛的时候,全身要放轻松,每一个关节都要放得很柔软,不需要紧张。因为念佛也不是要参加拳击比赛,根本不必紧张用力。我们时常说往生西方的人有瑞相,定全身柔软的,我们必须了解,如果一个人活著的时候,经常都紧张得硬邦邦的,个性很倔强,很难沟通,这种人死掉以后要柔软有瑞相,似乎不太可能。 「瑞相」是活著念佛就须要有的,经典上说:接受到佛光照过的人一定会身心柔软。所以我们的身体和心都柔软足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我们的内心如果紧张有压力、有很多的要求和执著,身体就一定会有一些肌肉马上紧绷起来,关节也会僵硬。这种身心都硬邦邦的状态,念佛很不容易相应。念佛的心要像云彩,像虚空。我们知道云和冰块都一样由水变成的,但是它们柔软自在的程度不一样。冰块是又硬又冷,又很定型,一块一块格格不入,会相碰,会碎掉。云就很柔软可以遍满虚空,自由发展。念佛的心也一样,如果身心像冰块很硬,一块一块就不流通,和佛就格格不入。如果是像云彩,行在青天,到处流通,就容易和无量光明、无量寿相应。

全部心力,集中专注念当下「一个字」,其他都放松
再说念佛的时候念一个「阿」字,就全部的心力集中在一个「阿」字,其他什么都没有,身心世界都等於消失掉了,就只剩下一个「阿」字。念「弥」的时候也一样,全部的心力集中在一个字,念每一个字都只专心注意那个字,其他什么都消失掉,都空掉,这是最轻松、简单又愉快的事,也是最好的休息和充电。能够这样念一阵子,您就可以体会在佛的名号里不可思议的功德。

阿弥陀佛也是「解脱光」佛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另一个名字叫「解脱光」 。当我们念佛名「阿」字的时候,下巴要放轻松发这个声音,自然会把我们所有的郁闷、痛苦、烦恼都放下。我们如果能把烦恼放下,解脱得光光的,自然会放出「解脱光」和佛相应。

阿弥陀佛也是「欢喜光」佛
阿弥陀佛还有一个名字叫「欢喜光佛」,当我们念到「弥」的时候,就好像从心里笑出来,嘴也像佛一样地在笑,笑得像含苞待放的花朵,笑出我们佛性的欢喜,愈念愈清净欢喜。念佛的名号,每一个字都会有拔苦与乐的功用,就看我们走不是很用心,一个字一个字清楚恭敬地去念。老实念佛的人就会念出佛的智慧光、安稳光,念出佛的无量光明,这不是赶功课随便念念的人可以体会的。

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如吃果实得一切精华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说: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完全变成我们的功德——「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很多人都曾听过这个开示,但是很少人能这样真正相信体会。佛的功德是无量无边非常大的,但是当我们念佛时,那些功德竟然完全送给我们,变成我们的,这种事似乎太好了,好得让我们不敢相信承担。法华经里讲一个比喻:有一个孩子从小和爸爸失散了,失散了五十年,他流浪天涯,又穷又没有志气。有一天他流浪到爸爸大富翁的门口,他的爸爸在屋子里一看,就认出门口的人是自己的孩子,但是那孩子已经流浪贫穷惯了,在门口看到富翁的家那么豪华气派,根本就不敢进去,想要逃走。爸爸叫人把他找回来,要他继承财产,他还以为来的人要找他麻烦,对他不利,吓一跳,就昏倒在地!其实这个孩子只要肯接受、肯承担,马上就可以接受所有的家产。我们念佛也是一样,如果了解道理,敢当下承担接受的人,每一声佛号中都接受佛所有的功德。这就好比农夫种水果,是非常辛苦的过程,所种出来的水果,我们只要接受,开口吃下去就会得到所有的营养,所有过程中的日月精华、风霜雨露都包含在这个水果里面,肯吃的人就可以得到一切。佛就好比是农夫,他所修行的功德就浓缩在他的名号里,就好像成熟的果实一样,我们只要念佛的名号,就等於吃到果实,就可以得到佛所有修行的成果。肯把辛苦修行的一切成果免费地送给我们,这就是佛不可思议的大慈悲。

越肯慈悲奉献的人,越能体会佛心—— 信深则力大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对人慈悲,一定很难相信佛竟然会这么慈悲,无条件能够对我们这么好。所以在生活中愈可以无条件慈悲奉献的人,表面上好像很吃亏,其实他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愈可以慈悲奉献的人就愈可以体会佛的心,愈能体会佛的慈悲心,「相信」的程度就会愈高,信得愈深,由信所产生的力量就会愈大。

往生——并非死亡,是一往不退,生活在快乐佛世界(心念频道改变,画面节目就改变)
我们一再强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死了以后才去的,是活的时候当下就可以去。极乐世界就是没有痛苦、清净快乐的世界,是阿弥陀佛慈悲光明的世界,他和我们这个世界中间并没有围墙隔起来,中间也没有界线。极乐世界和我们这个世界就好像同一个电视萤幕中不同频道的节目,萤幕虽然是同一个,但是节目完全不一样。因为心念的频道不一样,所以画面和风景就完全改变。同样活在这个空间,有人生活得很黑暗很烦恼,有人念佛念得很清净很快乐,这是完全不同的思想世界、生活世界。如果一个人活著的时候活得很烦恼很黑暗,将到临终的时候,忽然要跳到一个快乐的世界,迄当然比较困难。我们只是说「比较困难」 ,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因为一个人如果忽然觉悟了,肯换节目,赶紧把节目号码改变了,当然还是有可能。号码一改,画面就随之改变。但是一个人要在临终的时候才忽然间觉悟,又要有力量去转变电视号码,这机会是比较少的,可以说很少人有这一种机缘,最好我们大家由今天现在开始就调整频道让它出现极乐世界清净美妙的画面,马上让自己活在阿弥陀佛快乐的世界,用念佛来安住我们的心,享受清净光明。现在就牵上阿弥陀佛的手,当然就不必再担忧生死的问题,现在欢喜,临终那一天更加欢喜。

别误会「阿弥陀佛」!
宇宙中,最美妙的共同语言:阿弥陀佛!
人类的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 ,有的人一听到就很想笑,学著电视回答:「善哉、善哉!」;有的人一听到就很烦恼地说:「我又还没死,你怎么给我念阿弥陀佛呢?」他以为阿弥陀佛是人死掉以后,师父为人超度而念的,这都是错误的看法。到底「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讲「阿弥陀」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量」 。什么叫无量?就是很多很多,多到无可限量,包含无量光明,无量光明是无限的空间中美妙的一切;又包括无量的寿命,也就是无限的时间中一切庄严美妙。还有「佛」这个字,走我们常常听到的,不过也常把「佛」和一些鬼神混在一起分不清。其实佛并不是鬼神,它的意思是觉悟者。他已经觉悟宇宙、人生一切的道理,而且他的慈悲、智慧透过修行都已经开发达到圆满无障碍的地步。佛不但自己觉悟已经达到绝对快乐欢喜的境界,而且他也愿一切众土都和他一样永远不必受一切痛苦,可以解脱自在。所以佛不断以慈悲心用智慧来教化众生、救度众生。所以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著无限意义,无限的祝福。因为他的意义是无量光明寿命、无量慈悲智慧、无量觉悟、无限的欢喜。您想想看,我们的语言当中有哪句话比这句话更好呢?
有人认为阿弥陀佛是老太婆才念的,哪有年轻人念这个呢?事实上,阿弥陀佛是真正有研究的人才知道非念不可的。目前的大学生念「阿弥陀佛」经常比老太婆还虔诚。因为他们研究佛教的道理,了解这句「阿弥陀佛」原来定这么深奥,这么美妙。

有口当念最吉利的「阿弥陀佛」——
感召无限幸福
有一些人一听列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 ,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小声一点,让别人听到不好。」您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敢说,比如现在很流行「伤脑筋」 、「真头疼」 。其实您想想看伤脑筋有什么好的?我们不明白意思就随便跟著人家胡说,也不自己用脑筋想想看,到底什么时候会伤脑筋?比如说:车祸撞到头,受伤就会伤到脑筋,或是高血压中风就会伤脑筋,那半身不遂是很悲惨的,有什么好呢!为什么这种不吉利的话大家都挂在嘴上,自己却不知道。反过来说,像「阿弥陀佛」这么好的话反而不知道该时常说、时常念,这样是不是颠倒呢?再说人与人见面总是问「您好吗?」 、「您吃饱了吗?」不管是回答好或不好,不管是回答吃饱或是还没吃饱,都没多大意思。不如我们互相说一句「阿弥陀佛」代表彼此之间无限祝福的意思,让我们互相祝福前途光明、消笑延寿,祝福无限吉祥,这就是阿弥陀佛无量的意义。也可以互相提醒要以智慧来办事,提醒我们彼此慈悲相待,相互勉励随时觉悟、处处觉悟,这不是很好吗?

念佛——提醒自己,面向光明,处处觉悟
提醒自己,用佛性无限潜能,迈向清净世界
自己随时念佛也就是提醒自己,随时面向光明,处处觉悟,不要给世间种种虚幻的假相迷惑了。我们年轻人如果常念阿弥陀佛,心情就会平静,也可以将我们潜在的智慧开发出来;做事就会顺利,福报跟智慧都会增长。在我们病苦的时候,如果能够至诚念阿弥陀佛,心就能和佛解脱自在的智慧相应;也可以受到佛力加被。佛力包含了无限治病的能力,含有无量光寿的伟大疗能。佛力加被下,身体的疾病自然会加速康复。病中真能念佛,心中会充满喜悦和慈悲,身体有病,心也不痛苦,有病也没有妨碍,甚至比平常人更加明朗活跃,更乐於效法阿弥陀佛奉献生命。假如我们和这世间的因缘已经尽了,寿命将终的时候能够至诚恳切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会来接我们到他的西方极乐世界,永远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这就是念阿弥陀佛最好的作用。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极乐」义
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的佛,他们本来和我们是一样的众生,但定他们觉悟了、修行成就了,开发出本有的佛性就叫做佛。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都是佛。阿弥陀佛也是一尊佛,他的名字就叫「阿弥陀」,这尊佛在过去修行的时候,曾经发过愿:如果有人曾经听过他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生起对他的信心,欢喜要去他的世界,甚至是临命终才听到,到临命终时肯念十声佛,阿弥陀佛都会来接引他去西方极乐世界。什么叫做「西方极乐世界」?祖师告诉我们说:西方代表我们自性的坚定和清净,因为是阿弥陀佛修行开发出清净的佛性所显现出来的世界,所以叫做西方。为什么叫做「极乐」?那个世界可以说是宇宙中最美最庄严的世界,在那里完全没有罪恶和任何痛苦,只有无限的清净喜乐,所以叫极乐。阿弥陀佛就像校长,建设出最好的教学设备,安排了像观世间菩萨那样伟大的诸大菩萨,做我们的老师、同学,陪我们一起游玩,在快乐中学习,让我们听听乌唱歌、风吹树叶的演奏音乐,看著花朵放光,甚至列水里去游泳都可以开悟。

有福、有慧的人,才能信佛心、妙事
污粢、无福的人,只能信灾难、恶事
和自己的心相应的事情比较能够相信,和自己程度差太多的事情比较不容易相信,这是理所当然的。像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好的真实消息,必须要很有福报的人才可以相信,才可能接受阿弥陀佛的邀请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留学。一般人的头脑比较污染,也比较退化了,都只能相信报纸所写的一些罪恶、灾难、恐怖的事,比较缺乏福报能力来相信这种好事,甚至会把这当作走神话。这就好像古人不相信有火箭能够飞到月亮,非洲的土人不相信世界上有美国一样,这也不能怪他们不信,因为「信」定需要智慧的,也是需要相当福报的。哥伦布要是当时没有智慧,相信海的那边一定有陆地的话,他也不会驾驶船去航行,发现美洲。不曾对人慷慨慈悲,必然怀疑佛之慷慨慈悲
我如果说要送给您一包柳丁,您可能不会怀疑,敢接受。我如果说我美国有一间房子,花园、司机、汽车都没有条件要送给您,您可能会吓一跳,怀疑我不知道有什么企图,您可能不敢接受。因为您这一生如果不曾对人慷慨,当然会怀疑我的慷慨。我们众生很少有佛那样的慈悲,所以也时常会怀疑佛的慈悲,不敢接受佛的慈悲。极乐世界虽然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也只有善根福报足够的人才敢相信、敢接受。临床当医师,我已经看到一些人因为他一念相信了,愿意去极乐世界又肯念佛,在他临命终时,真的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接引他到极乐世界,这种太好的福报和美妙的西方,真的给他得到了,这真是太便宜又太简单了。这种事在实行上实在不困难,可是要真的相信比较难。

为何平时要常念佛?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必平常时时要念呢?”,您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平常时时要念?比如一个小孩,从小不写习题,爸爸妈妈、老师说的话也不爱听,闲著就看电视、在外面闲逛,这样怎么能考上大学呢?所以我们平时要随时练习念佛,念佛在念的当下,我们的心就平静,我们的心就光明了,可以说马上就进入极乐世界。

我们平常健康好好的时候,若不练好功夫,一般人在临命终时会非常痛苦。譬如我每天在医院里看到人将死的时候,如果不是很痛,痛得不休止,又没办法说话,吃不下、睡不著,要不然就是喘不过气,一口气都喘不上来,要专心念佛就有困难,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是相当困难,必须要有相当愿力的人才有可能做到。我们再说十大死亡原因中第一位就是癌病,这种病一般都很痛苦,除非他平时肯认真念佛,佛力加被之下才有可能不痛苦。

一般没念佛的都会很痛、很难过。您想想看,平时被一只蚊子咬到就觉得心烦,没有办法安静念佛的人,假如有一天大痛起来,是不是可以静下来念佛呢?也有可能是大出血,吓都吓得发抖,要安心念佛就有困难。再说高血压,假如中风就昏迷不醒。一般人十个当中有九个可以说是在临命终时都是昏迷不醒,自己作不了主。要不就是意外灾害,临时在车祸、飞机失事、火灾当中丧命,这都是在非常恐怖中去世。您想想,这种恐怖的意外,怎么可能平静地念阿弥陀佛呢?除非您练习到无论什么紧张的情形,第一念都能念出阿弥陀佛,才有可能在意外变故的时候念出佛来。所以平时念佛就是练习,随时提醒自己要有光明慈悲的心。比如说,我们最好知道:假如是火灾就打“一一九”就会有消防车来救火,我们如果完全不知道火灾到底要打什么电话才会有人来救,心中又自己固执这样想——“唉呀!管他什么火灾,那是很不吉利的。”或是自己认为——“不会啦!我才不会那么倒楣,遭过火灾呢!”因为不喜欢火灾,所以故意不去注意,也不记得是什么号码会有人来救,万一真的过上那就真的很麻烦。甚至您的左邻右舍有人遇上了,您也不知道要怎么帮忙他。以前在台南,有人在火灾的时候心里一惊慌,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出去,心慌意乱的,拿这样也不对,拿那样也不对,换来换去,最后抱了个尿桶跑出去,这是事实,我们千万不要笑别人。我在医院里看到很多临终人的情形,从来没看过平常不念佛的人能够很镇静又舒服,在满脸的微笑中去世的。 一般人去世都很痛苦,手忙脚乱的,和抱尿桶逃走实在没什么两样。

只有老实念佛修行的人,

临终预知时至、欢喜自在、蒙佛来接引

我只有看过佛教中修行很好,平常很认真念阿弥陀佛的人,他自己预先知道时间到了,就很自在,彷佛要回到故乡看风景,要回到故乡看亲戚朋友那么高兴,很自在地回去了。我们要明白,阿弥陀佛就有如“一一九”那样的电





追问

好,能在有限字数中概述一下吗?


我们生在现在这个时代,不能没有警觉,高度的警觉,应当怎样在这个世间生活?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心就安了,远离恐怖、颠倒、妄想。我们不贪生,不怕死,心就定了,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死,死了就往生。死是身死,灵性不灭,灵性不再搞六道轮回,灵性在这个机缘之下超脱了,到极乐世界去了。所以,诸位必须要肯定、要认清楚,我们只有一条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不然就跟这经上讲的一模一样,在这个世间,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无依无靠,谁都靠不住。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