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全生产事故:古人七月是如何生活的?(内容要有依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16 21:37:08
古人七月是如何生活的?(内容要有依据)
答案满意,另有重谢!

古人的七月真是热闹,七夕过后又是中元.七夕今年吵得红尘喧嚣,不过今这节日没见什么动静,南方传统还残存一些,北方,起码临沂是对这节日毫无波澜.大概七月半又称鬼节,现代人懵懵懂懂以为晦气.不过今天照例是FC聚会,推杯换盏,脱落痕迹,全无人样,倒也贴近节日气氛.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重要的节庆。在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以刚收成的新谷祭拜祖先,而佛教的盂兰盆节,及道教的中元节亦在同一天。又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在这个月当中间,「好兄弟」们都会来到来人间受人祭拜,由种种的由来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度」。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农历七月是「鬼月」。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称「开鬼门」,冥府的地狱门将开启,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直到七月三十才「关鬼门」。所以七月又称鬼月。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找些好吃好喝的。尤其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是鬼门大开日,一般认为这天最好别出门,以免撞鬼,更不能到河边,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目莲救母的故事:「盂兰盆」来自佛经「目连救母」的故事,其音译自梵语,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裏受苦的鬼魂。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台湾称无人祭拜的孤魂野鬼为「好兄弟」,因此中元节普度孤魂野鬼 便称「拜好兄弟」。)的由来。
  於是目连举行法会,诵经施食,终於解救母亲的灵魂。从此以后,佛教徒们都会在这天举行功德法会,为孤魂饿鬼超渡亡魂。七月十五也因而具有教孝的功能。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国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魂,悠游於天地之间。中元普度祭拜无子嗣的孤魂野鬼,让它们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热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爱」的延伸。而结合目莲救母的故事,亦有助於孝道的宣扬。因此,中元节可说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节庆。自中元节原来所欲强调的观点来看,现代的中国人所要努力的, 应是减少浪费,发扬中元普度的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