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照片泄密案:郑和与哥伦布下西洋的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5 15:45:54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分别是出于什么目的?
与哥伦布对世界的影响相比较,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
你觉得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
你是如何看待"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这个问题的?
(任选一题回答,具体点)

简单说,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政治性活动,主要是向各国宣扬国威,在途中的贸易是不计利益的行为。
哥伦布是一种经济利益驱使的活动,目的是寻找殖民地。

简单说,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政治性活动,主要是向各国宣扬国威,在途中的贸易是不计利益的行为。
哥伦布是一种经济利益驱使的活动,目的是寻找殖民地。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为了扬明朝天威,也有说是寻找建文帝,但我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打通到欧洲的海上贸易航线,和西方航海大发现时期寻找中国、印度是同一个目的。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郑和七次下西洋,一次走得比一次远,从越南,到泰国,到斯里兰卡,到印度,到阿拉伯,最后到东非,这说明哪一个都不是他真正的目的地,那么他的目的地是哪里?顺着这个趋势看只能是欧洲。

中国古代和西方的贸易对于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换回欧洲的金银。这刺激了中国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殷实了朝廷的国库,可以说通商对于中国古代的繁荣是极其重要的。而通商的途径有两条,路上是丝绸之路,还有就是海上贸易航线,这两条途径都要经过中亚辗转几次才能到欧洲。渠道利润非常高。

明朝初期虽然推翻了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但蒙古还有其他汗国在中国的北部、西北和西南,可以说蒙古汗国包围了中国的西部,占据了古老的丝绸之路,阻断了东西方贸易。

这种阻断无论对中国还是欧洲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双方都希望能够寻找一条替代贸易航线。于是明成祖命郑和去下西洋,而几乎与此同时葡萄牙人也通过海上寻找东方。双方行动的时间前后不超过50年,可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几乎同时发生的。

无论扬天威说还是寻找建文帝说都不能解释这种同时性,只能把它归结为巧合,但历史是不相信偶然的。

西方在寻找东方,东方也在寻找西方,双方的交流促进了各自文明的进步,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再开放些吧。http://space.ourivy.com/unspacy/PersonalSpace.aspx
http://www.huaxia.com/zt/whbl/05-047/2005/00341534.html
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则不一样,他们完全是为了财富。当时的欧洲,从贵族到平民,都在传说东方印度、中国的富庶。哥伦布的扬帆出海,直接的动力就是财富,这种动力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吻合的。和郑和——这个皇帝的私人奴仆相比,哥伦布是个有点海盗气质的冒险家,西班牙女王只是他的庇护者和赞助人而已。他并非奉使去完成某种特定的政治任务,而是类似一个承包商,从大老板那里转包工程后,自己想办法争取最大的盈利。和郑和相比,哥伦布更具有个人意志,他不像个长官,更像个有自主权的公司总经理。而郑和船队的远航,完全是帝国行政触角的伸展。
攫取财富和疆土,那是包括国王、百姓、流浪汉都感兴趣的买卖,这样的买卖有激励机制,人们愿意冒死去做。哥伦布的远航才能掀起了欧洲人的淘金热。而朝廷扬威于海外的政府工程,只是为皇帝和朝廷的面子添彩,对大多数人毫无好处,难怪刘大夏一怒烧掉了郑和的航海日志。——这没有给大明带来经济效益的远航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这样政府一手包办的面子工程,注定是人亡政息,换个皇帝郑和的命运就大不一样。

郑和下西洋为了皇上
哥伦布下西洋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