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皮筋多长合适:谁有人物自强的资料,急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3/28 17:10:10
政治课要用,自强不息的人,用脚写字上学之类的。谢谢了!

本报讯(记者王珺波实习生徐菡)“30多年前,他双腿瘫痪;10年前,他又患上了尿毒症,但他不仅没有放弃,而且还自学中医供儿子读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昨日,记者在大溪沟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中医小诊所里,见到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颜仁熙。

  意外导致下肢瘫痪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颜仁熙时,他正为即将开学的儿子收拾着行囊。提起他经历的人生种种挫折,颜表现出乐观和平静。颜说,1970年,当时自己只有14岁,却在一次意外中高位瘫痪。

  颜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两年,随即学起了中医。“由于只读过小学,刚开始看医书就完全靠死记硬背,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颜仁熙说,通过两年多的自学,自己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随后,颜又拜重庆著名中医龚泽生为师,学习临床医学。

  不幸患上尿毒症

  1984年,颜仁熙与姑娘小芬(化名)结婚。次年,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颜代尧。结婚生子给了颜仁熙莫大的鼓舞,经过不懈努力,他从成都中医学院顺利毕业,晋升成为了一名主任中医师。

  1997年,命运再一次将他作弄:颜仁熙患上了尿毒症。

  儿子争气考上大学

  颜仁熙没有屈服,他一边继续行医,一边与病魔做斗争。时间飞快流逝,儿子颜代尧也长大成人,并于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

  昨天中午,颜仁熙坐着轮椅将儿子送出了家门,要他在学校好好读书。颜仁熙说,儿子在学校宁愿省吃俭用,也没有去申请救济金。目前,自己唯一的心愿就是能看到儿子念完大学,找到好工作。

  清远一对残疾孤儿姐妹互相搀扶自强不息近日获得帮助免费读技校

  清远一对苦难的残疾姐妹,自幼被母亲遗弃,姐姐失聪,妹妹肢体残疾,却不愿意只靠着救助虚度年华,她们在生活的风雨中相互搀扶,执著地寻求自立之路。最近,她们的遭遇被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获悉,在当地残联的协助下,将获得免费入学就读的机会。这将使得姐妹俩的自立之梦变为现实。

  命运多舛的姐妹俩

  在清城区洲心街道一间普通的民居里,记者见到了20岁的梁群友和她的妹妹利环。当肢体残疾的利环费力起身迎接来客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姐妹俩的闺房收拾得如此整洁干净,仅有的几张桌椅和地板擦得一尘不染,房间里的陈设十分简陋。好心的邻居告诉记者,姐妹俩每月仅靠政府补贴的120元生活着,原来居住的祖屋早已破败不堪,好在亲友让出这间居室让她们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在梁利环的记忆中,“母亲”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她依稀记得,在自己年幼时,患精神病的母亲便经常离家出走,1992年的一天,母亲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当时,她们的父亲也因患病已经失聪、失语,一家三口只能靠救济金度日。姐妹俩记忆最深刻的竟然是挨饿的感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们甚至还吃过谷糠,捡过别人吃剩的梨核、苹果核……

  父亲早逝,母亲离家出走,姐妹俩自幼就寄养在农村的姑姑家。可命运还在作弄姐妹俩。妹妹利环9岁才上一年级,可不久她的脖子上就长出肿瘤,压迫脊椎神经,亲友四处筹钱将她送进医院做手术,后来还是造成了肢体残疾,双手也丧失正常功能;姐姐群友则在8岁左右那年忽然一场大病后逐渐失聪。

  没有温暖家庭的呵护,也没有同龄人的天伦之乐,从此姐妹俩相依为命,妹妹成为姐姐的“耳朵”,姐姐则成为妹妹的“拐杖”,义不容辞成为妹妹的保护神,在日后的成长之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

  因为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姐妹俩将每日的居家消费标准降到了最低限度,买最次的大米,最便宜的蔬菜,肉食基本上是不敢奢望的。然而姐妹俩寻求自立的心愿从未熄灭过,中学毕业后她们尝试着做一些轻巧的手工活帮补生计,比如车缝、穿珠花等,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

  姐姐欲打工助妹妹求学

  今年8月份,在清远市残联的努力下,梁利环被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录取,这是一所专门为残疾学生传授谋生技能的学校。

  “那天做姐姐的梁群友走进我的办公室,恳请要把妹妹送进技校就读。”清远残联的谭科长告诉记者,残疾的梁群友打算孤身远出到珠三角去打工,为妹妹赚取读技校的学费。姐妹俩的遭遇引起残联的重视,随后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姐妹俩在学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良好。“应该帮助她们尽早自食其力,改善生活质量。”老谭随后与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没想到校方很快就答复愿意招收姐妹俩入学并表示会设法减免姐妹俩的学杂费及生活费。

  校长何小京还亲自来到清远了解情况,当得知姐妹俩的不幸遭遇时,何校长当即决定:同时录取梁利环和梁群友,并免去每人每年3200元的学杂费,学满三年掌握一技之长后,学校还将安排她们就业。

  她们听到了“最幸福的消息”

  “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幸福的消息,真是像在做梦一样。”姐姐群友用沙哑的声音说。姐妹俩手拉着手眼泪在打转。这个消息燃起了姐妹俩对生活的憧憬,梁利环对记者说:“我们想读书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够自立谋生。”

  “我们的学校就是为社会培育有用之才,这对姐妹勇于自立的精神令人同情和感动,我们有信心有责任帮助她们解决就读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也会为更多这样的有志青年走向社会自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职业技术学校的何校长对记者说,不日将接姐妹俩到该校开始新的学习,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记者曹菁 通讯员陈瑜韬、卢影红摄影报道)

  以上二则应该够你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