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他的情人 电影:请问~磷霉素 甲硝唑 双唑泰可以在输液时使用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19 21:30:09
问一下西医~谢谢你们了~急需答案
还有这3种西药是做什么用的?是在做完流产后有必要打点这种点滴吗?

你好:
可以的,前两种是输液用的,双唑泰栓是外用药,阴道给药的。
磷霉素
药理:
药效学
磷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其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故可竞争同一转移酶,使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受到阻抑而导致细菌死亡。本品作用于敏感菌后,电镜观察发现细菌形态有明显改变,中膈细胞壁增厚、弯曲和不规则,细胞壁变薄或消失。
药动学
口服磷霉素钙后约 30~40%可自胃肠道吸收。正常人口服本品 0.5、1.0和2.0g后 2~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药峰值分别为 3.5、5.3和 7.0μg/ml,其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每6小时口服磷霉素钙 0.5g,稳态血药浓度可达 6~8μg/ml。肌注磷霉素钠 1小时后血药浓度可达峰值,肌注0.5和1g,血药峰浓度分别为 17和 28μg/ml,每 6小时肌注1g的稳态血药浓度为 30~40μg/ml。静注磷霉素钠0.5和1g的血药峰浓度各为 28和46μg/ml,1小时后即下降 50%左右。每 6小时静注0.5g,其稳态血药浓度为36μg/ml。静滴4g,半小时内滴完,血药峰浓度可达 195μg/ml,24小时内静滴 12g,稳态血药浓度可达 60μg/ml左右。磷霉素分子量小,不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 1.5~2小时,肾功能减退时略有延长,但对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磷霉素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表观分布容积为22L/kg。组织中浓度以肾为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在胎儿循环、胆汁、乳汁、骨髓和脓液中的浓度分别为母血药浓度或血药浓度的 70~98%、20%、7%、7~28%和 l1%。本品也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炎症时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磷霉素也可进入胸腹腔、支气管分泌物和眼房水中。口服磷霉素钙后约 l/3于24小时自尿中排出,l/3在 72小时内随粪便排出。静注或肌注磷霉素钠后 24小时内约 90%自尿中排泄。血液透析后约70~80%药物可被清除,术后需加用一全量。
[药理作用]本品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沙雷菌属和志贺菌属等均有较高抗菌活性,对绿脓秆菌、变形杆菌属、产气杆菌、肺炎杆菌、链球菌和部分厌氧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但均较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为差。细菌对本品和其他抗生素间不产生交叉耐药性。
磷霉素的体内作用较体外作用为强。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动学
口服磷霉素钙盐后约 30%~40%的给药量可自胃肠道吸收。正常人口服 0.5g、1g、2g后,达峰时间为 2~4h,血药峰浓度分别为 3.5mg/L、5.3mg/L和 7.0mg/L,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肌注磷霉素钠盐后 1h达血峰浓度为口服同量的 3~5倍。于 30min内静脉滴注磷霉素 4g,血药峰浓度可达 195mg/L。
本品和血浆蛋白不结合,半减期为 1.5~2.0h,进入体内后组织分布广,以肾组织中浓度为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组织,在胎儿循环、胆汁、乳汁、骨髓、脓液、脑、眼房水及支气管分泌物中也有相当浓度;本品也可透过血脑屏障,炎症时脑脊液浓度可达同时期血药浓度的 50%以上。口服本品后约各有 1/3自尿、粪中排泄,肌注或静注本品后 24h内 90% 由尿中排出。血液透析能清除 70%~80%的药物,故血透后宜加用 1次全量。
适应症:
磷霉素钙口服适用于敏感菌(金葡菌、大肠杆菌、沙雷菌属、志贺菌属、绿脓杆菌、肺炎杆菌、产气杆菌等)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包括菌痢等)。磷霉素钠注射的适应证为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等。剂量需较大,且常需与其他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或氨基糖苷类合用。磷霉素也可与万古霉素等合用,以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
口服磷霉素钙盐适用于敏感菌所致轻、中度感染,如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等。静脉给药可用于肺部感染、腹膜炎、败血症及骨髓炎等较重感染,严重病例宜与β内酰胺类或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
用法用量:
1.磷霉素钙口服成人每日 2— 4g(以磷霉素酸基计,下同);小儿每日按体重 50一 100mg/kg分 3— 4次服用。
2.磷霉素钠肌内注射成人每日 2— 8g;小儿每日按体重 50— 200mg/kg,分 3— 4次给药。
3.磷霉素钠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每日 4一 12g,严重感染可加至 16g;小儿每日按体重 100— 300mg/kg,分 3一 4次给药。
[制剂与规格]磷霉素钙胶囊(1) 0.25g(25万单位)(2) 0.5g(50万单位)
注射用磷霉素钠(1) 0.5g(50万单位)(2)1g/瓶(100万单位);4g/瓶。
磷霉素钙,口服,适于尿路及轻症感染,成人一日2-4g,分3-4次用;儿童一日50-100mg/kg,分3-4次服用.磷霉素钠,静注或静滴,用于中度及重度系统感染,成人一日4-12g,重症一日16g,儿童一日100-300mg/kg,均分2-4次给药.
[用法及用量]磷霉素钙盐供口服,成人每日 2~4g,儿童每日 50~100mg/kg,分 2~4次服用。肌注局部疼痛较著。已基本不用。静脉给药用磷霉素钠盐,成人每日 8~16g,儿童每日 200~300mg/kg,临用前,以5%葡萄糖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液溶解、分 2~3次静滴。磷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受培养基中葡萄糖和磷酸盐的影响而减弱,加入少量葡萄糖-6-磷酸盐(G-6-P)可增强其抗菌活性。静脉注射液的 pH在 7.6时本品较稳定。
[剂型与规格]磷霉素钙胶囊:0.125g/粒。磷霉素钠粉针剂:1g/瓶。
禁用慎用:
孕妇慎用。磷霉素钠的含钠量约为25%,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慎用。
给药说明:
磷霉素在体外实验中对二磷酸腺昔(ADP)介导的血浆血小板凝聚有抑制作用,剂量加大时更强,但临床应用中尚未见因应用本品而引起出血的报道。
磷霉素钙胶囊供口服,因仅部分吸收且血药浓度较低,故只适用于轻症感染如尿路和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较大量采用时宜在疗程中测肝功能 1一 2次;
肌注磷霉素钠由于疼痛较剧,常需加用局麻剂,临床上一般不应用肌注给药。
不良反应:
约 10一 17%可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胃纳减退、中上腹不适、稀便或轻度腹泻等,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偶可发生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未见肾、血液系统等的毒性反应。肌注磷霉素钠时局部疼痛较剧。
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过敏性皮疹.转氨酶升高.肌注局部疼痛,硬结.静脉用药可有血栓性静脉炎,心悸.
本品使用安全,有肝、肾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口服可能有恶心、纳减、中上腹不适或稀便、轻泻等轻度胃肠道反应,一般不影响治疗。偶发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或—过性转氨酶升高。临床应用3000多例,未发现肾脏或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
对于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慎用。本品毒性虽较轻,但仍可致皮疹、嗜酸细胞增多、血氨基转移酶升高等反应。口服可致胃肠道反应;肌注局部疼痛和硬结;静脉给药过快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心悸等。
相互作用:
(1)磷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易受培养基中葡萄糖和(或)磷酸盐的干扰而减弱,加入少量葡萄糖-6-磷酸盐(G-6-P)则可增强本品的作用。
(2)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等抗生素合用常呈协同作用,并同时减少或延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感染时除应用较大剂量外,尚需与上述抗生素合用,用于金葡菌感染宜与红霉素、利福平等合用(最好有体外联合药敏测定作为参考)。
本品与一些金属盐可生成不溶性沉淀,勿与钙、镁等盐相配伍。

甲硝唑
药理:
药效学
本品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体外试验证明,药物浓度为l~2μg/ml时,溶组织阿米巴于 6~20小时即可发生形态改变,24小时内全部被杀灭,浓度为 0.2μg/ml时,72小时内可杀死溶组织阿米巴。本品有强大的杀灭滴虫的作用,其机理未明。抗菌谱包括脆弱类杆菌和其他类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等。其杀菌浓度稍高于抑菌浓度。甲硝唑对缺氧情况下生长的细胞和厌氧微生物起杀灭作用,它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但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厌氧菌的硝基还原酶在敏感菌株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药物的硝基还原成一种细胞毒,从而作用于细菌的 DNA代谢过程,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而耐药菌往往缺乏硝基还原酶。
药动学
口服或直肠给药后能迅速而完全地吸收,蛋白结合率<20%,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药物有效浓度能够出现在唾液、胆汁、乳汁、羊水、精液、尿液、脓液和脑脊液中。有报道,药物在胎盘、乳汁、胆汁的浓度与血浆浓度相似。健康人脑脊液中血药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 43%。少数脑脓肿患者,每日服用 1.2~1.8g后,脓液的药浓度(34~45μg/ml)高于同期的血药浓度(ll~35μg/ml)。耳内感染后其脓液内的药物浓度在8.5μg/ml以上。口服后 l~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静脉给药后20分钟达峰值。有效浓度能维持 12小时。口服 0.25、0.4g、0.5g、2g后的血药峰值分别为 6、9、12、40μg/ml。肛栓 0.5g及1g直肠给药后8~10小时,血药峰值分别为 5.1及 7.3μg/ml。T1/2为 7~7.8小时。本品经肾排出 60~80%,约 20%的原形药从尿中排出,其余以代谢产物(25%为葡糖醛酸结合物。14%为其他代谢结合物)形式由尿排出。10%随粪便排出。14%从皮肤排泄。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抗阿米巴及抗滴虫药,用于各种阿米巴病及滴虫病,也用于各种厌氧菌所致的败血症、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某些污染或可能污染的手术,如选择性结肠直肠手术,本品可作为术后感染的预防用药。
本品适用于阴道滴虫病、各种类型的阿米巴病。治疗贾第虫病的疗效可达 100%。本品还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对热带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伪膜性肠炎、克隆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也有良效。此外,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微丝蚴感染、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①肠道阿米巴病一次 0.4— 0.6g,一日 3次,疗程 7日;肠道外阿米巴病一次 0.6— 0.8g,一日 3次,疗程 2 0日。②贾第虫病,一次 0.4g,一日 3次,疗程 5一 10日。③麦地那龙线虫病,一次 0.2g,一日 3次,疗程 7日。④小袋虫病,一次 0.2g,一日 2次,疗程 5日。⑤皮肤利什曼病,一次 0.2g,一日 4次,疗程 10日,间隔 10日后重复一疗程。⑥滴虫病,一次 0.2g,一日 4次,疗程 7日;可同时用栓剂,每晚 0.5g置入阴道内,连用 7一10日。⑦厌氧菌感染,静脉给药首次按体重 15mg/kg(70kg成人为1g),维持量按体重 7.5mg/kg,每 6— 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临用时将药物稀释至 8mg/ml以下,于 1小时内缓慢滴完。口服剂量为每日 0.6一 1.2g,分 3次服,7一10日为一疗程。
2. 小儿常用量①阿米巴病,每日按体重 35— 50mg/kg,分 3次口服,10日为一疗程。②贾第虫病,每日按体重 15— 25mg/kg,分 3次口服,连服 10日;治疗麦地那龙线虫病,小袋虫病、滴虫病的剂量同贾第虫病。③厌氧菌感染的注射剂量同成人,口服为每日按体重 20—50mg/kg。
[制剂与规格]甲硝唑片0.2g
甲硝唑栓0.5g
甲硝唑注射液100ml:05g
1.治疗用药成人静脉滴注,首剂按体重 15mg/kg,以后每 8一 12小时7.5mg/kg,滴注时间在 1小时以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注射给药可改为口服,剂量 7.5mg/kg,24小时内最高剂量不超过 3g。疗程一般 7一 10天,但骨关节、下呼吸道和心内膜感染者的疗程可更长。
2.预防用药为防止肠道内厌氧菌污染引起外科手术术后感染,成人术前 30— 60分钟内静脉滴注本品 15mg/kg,使手术时血药浓度及组织浓度达有效水平。6和 12小时后各重复一次,每次剂量 7.5mg/kg,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用药仅限于手术当日,可根据需要与其他抗需氧菌药物联合应用。
[制剂与规格]甲硝唑注射液100ml:0.5g
甲硝唑片(1) 0.25g(2) 0.5g
口服,一次0.25-0.5g,6小时1次,一日不超过4g.重症静滴给药,首次15mg/kg,以后每6小时用7.5mg/kg,每次滴注1小时,7-10天一疗程. 治破伤风一日2.5g,分次口服或滴注. 预防用药,腹部或妇科手术前一天开始服药,一次0.25g,一日3次.
[用法及用量]
1.肠阿米巴病:0.4~0.8g,1日 3次,疗程 5~7日。
2.肠外阿米巴病:0.6~0.8g,1日 3次,疗程 14~20日。贾第虫病:每日 12~25mg/kg,疗程 5~10日。
3.滴虫病:0.2~0.4g,1日 3次,疗程 7日。
4.麦地那龙线虫:0.2g,1日 3次,疗程 9日。
5.小袋虫病:0.2g,1日 2次,疗程 5日。
6.皮肤利什曼病:0.2g,1日 3次,疗程 10日,间隔 10日重复一疗程。
7.微丝蚴病:0.4g,1日 3次,疗程 10日。
8.厌氧菌治疗:静脉用药,首次剂量 15mg/kg,以后 7.5mg/kg,每6h 1次。
9.假膜性肠炎:每日 1.2~1.5g,疗程 15日或视病情而定。
10.克隆病:0.2~0.6g,1日 3次。
[剂型与规格]片剂:0.2g/片。栓剂:0.5g/枚。注射液:0.5g/100ml。
[制剂]片剂:每片 0.2g。
注射液: 50mg(10ml); 100mg(20ml
禁用慎用: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亦禁用。
(2)原有肝脏疾患者,剂量应减少。出现运动失调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停药。
(1)孕妇:药物可透过胎盘、迅速进入胎儿循环。动物实验发现腹腔内给药对胎仔具毒性,而口服给药并无毒性。本品对胎儿的影响尚无足够和严密的对照研究,因此孕妇只有具明确指证时才选用本品。
(2)本品在乳汁中的浓度与血中浓度相似。乳母是否停药或中断授乳取决于用药的必要性。若必须用药,应中断授乳。
(3)年人用本品时药动学有所改变,因此需监测血药浓度。
(4)对本品和其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应禁用。
(5)本品为硝咪唑类药物,血液恶液质者应慎用。
动物实验中有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作用。
哺乳期妇女、妊娠 3个月内的孕妇、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血病患者禁用。
有肝脏病者剂量宜减少。
给药说明:
对某些动物有致癌作用,曾发现接受本品治疗患者的尿液对细菌有诱发作用。
重复一个疗程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厌氧菌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由 8小时延长至 12小时。
致癌、致突变:动物实验或体外测定中发现本品具致肿瘤和致突变作用,但人体中尚未证实。
(1)用药期间不应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2)肝功能严重损害者本品代谢缓慢,药物及其代谢物易在体内积蓄,应予减量,且应作血药浓度监测。
(3)某些放置胃管作吸引减压的患者,本品可经胃液持续清除,引起血药浓度下降。无尿患者血透时,本品代谢物迅速被清除,故给药剂量不必减量。
(4)念珠菌感染者应用本品,其症状会加重,需同时给抗念珠菌的药物。
(5)可引起轻度粒细胞减少,用药前后需检查血象。
(6)药物不应与含铝的针头和套管接触,静滴速度宜馒,并避免与其他药物一起滴注。
治疗滴虫病时需每日更换衣裤,免致重复感染,配偶也应同时接受治疗。采用阴道给药时,可能使并存的念珠菌病恶化。
服药后尿液可呈深红色,此系本品代谢产物所致。
应用期间应减少钠盐摄入量,如食盐过多可引起钠潴留。
不良反应:
15— 30%病例出现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一般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少数病例发生等麻疹、潮红、瘙痒、膀胱炎、排尿困难、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
(1)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最严重的为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后者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和感觉异常。某些病例长程用药时,周围神经病变持续。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有:①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口腔金属味;②可逆性粒细胞减少;③红斑疹、荨麻疹;④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晕厥、共济失调和精神错乱;⑤局部反应如血栓性静脉炎;⑥其他有发热、尿色发黑,可能为本品代谢物所致,似无临床意义。
(2)口服时的不良反应。①肠胃道症状,如恶心、厌食、呕吐、腹泻、中上腹不适、腹部痉挛、便秘。②口腔:偶有口腔明显金属异味、舌苔厚、舌炎和胃炎,可能与念珠菌急剧增长有关。③血液系统:可逆性粒细胞和红细胞减少。④心血管:心电图 T波平坦。⑤中枢神经系统:癫痫、周围神经病变、眩晕、共济失调、精神错乱、易兴奋、抑郁、乏力和失眠。⑥过敏、荨麻疹、红斑疹、潮红、鼻充血、阴道或外阴干燥、发热。⑦泌尿系:排尿困难、膀胱炎、多尿、尿失禁、黑尿。⑧其他:阴道霉菌过长、性欲减退、直肠炎、关节痛似血清病。应用本品时若饮酒,可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潮红、头痛、酒味改变;罕见胰腺炎,停药后即消退;节段性回肠炎患者大剂量长程用药,其胃肠道癌肿、乳房癌的发病率增高,原因不明。
(3)逾量表现:有报道口服本品 27mg/kg,每日 3次,共 20天;或首剂 75mg/kg,继以7.5mg/kg维持,未见不良反应。意外顿服 15g,出现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恶性肿瘤患者用本品作为放射致敏剂,隔日给药 6一 10.4g,5— 7天后出现癫痫、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毒性反应。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个别病例头痛,失眠,皮疹,白细胞减少,麻木,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情绪失常.可引起过敏性暂时近视,剥脱性皮炎.
15%~30%的病例可出现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如恶心、呕吐、口腔金属味、舌炎、口腔炎、腹痛、腹泻等,一般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皮疹及白细胞减少,均属可逆性的,停药后自行消失。约25%用此药患者对酒精发生有双硫仑样反应。
[心血管系统]注射此药患者,6%可发生血栓形成性静脉炎。
[呼吸系统]首次报道此药可致肺炎,1例有花粉过敏史并口服避孕药多年,患复发性阴道炎,用此药治疗当天即发生高热、咳嗽、结膜炎及周身斑丘疹,胸部X线检查示肺浸润及双侧胸腔积液。
[神经系统]一般剂量可引起头痛、头晕、共济失调、抑郁、甚至癫痫样发作但罕见。大剂量或治疗时间长可发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如惊厥、共济失调及意识错乱,偶尔出现末梢感觉神经病变。静脉用药可发生头痛、发热、头晕及虚脱。
[消化系统]可发生食欲不振、口有金属味、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症状的严重性大多与剂量有关。
[泌尿系统]可出现尿道不适及黑色尿。
[造血系统]可有轻度的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减少,1例用药1周后有骨髓受抑制现象;1例发生粒细胞减少,停药3天后有改善;2例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皮肤]此药可致瘙痒及皮疹。1例发生固定性药疹及玫瑰糠疹样皮疹。1例首次服0.4g,服后40分钟感全身皮肤瘙痒,继而面颈、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淡红色丘疹,搔之迅速融合成片。

双唑泰栓
药理:
1. 甲硝唑: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强大的抗菌作用,但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其杀菌浓度稍高于抑菌浓度。此外,对阿米巴原虫和滴虫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甲硝唑的杀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厌氧菌的硝基还原酶在敏感菌株的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品的硝基还原成一种细胞毒,从而作用于细菌的DNA代谢过程,促使细胞死亡。抗阿米巴原虫的机制为抑制其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的氮链发生断裂。
2. 克霉唑:有抑菌作用,浓度高时也可具有杀菌作用。可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核改变其通透性,致细胞内重要物质漏失;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尚可抑制氧化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过氧化物在胞内过度积聚,导致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坏死。
3. 醋酸氯己定:本品为抗菌消炎药,某些葡萄球菌、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和厌氧丙酸菌对本品高度敏感;嗜血链球菌中度敏感,变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克雷伯菌属和革兰阴性球菌则低度敏感。
氯己定因带阳性电荷,可吸附于粘膜表面,逐渐从吸附部位弥散、释放,产生持续的抑菌作用。可吸附于细菌胞浆膜的渗透屏障,使细胞内容物漏出,低浓度抑制细菌,高浓度杀灭细菌。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局部用药,部分经粘膜吸收。甲硝唑和克霉唑的吸收量分别约有相当于给药量的20%~25%和3%~10%,醋酸氯己定的吸收甚少。甲硝唑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且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60%~80%经肾排泄,其中20%为原形,其余为代谢物。少部分随粪便或从皮肤排泄。克霉唑吸收后在肝脏中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物后,随粪便和尿液排泄。
适应症:
用于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以及细菌真菌滴虫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
阴道给药。一次1枚,每晚1次,连用7日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 月经期间不能使用。
2. 使用中若出现过敏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3. 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4. 治疗阴道滴虫病时,需同时治疗其性伴侣。
5. 用药期间不应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6. 避免本品接触眼睛。
『禁忌症』
对本品或吡咯类药物过敏患者以及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用。
『儿童用药』
儿童应慎用。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实验发现,甲硝唑和克霉唑腹腔或口服给药后,对胎仔均有毒性。而目前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尚缺乏足够和严密的对照研究,因此,孕妇禁用, 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由于肝功能减退,应用本品时药代动力学有所改变,因此应慎用。
不良反应:
偶见皮疹、阴道烧灼感、瘙痒或其他粘膜刺激症状。
因本品可自粘膜吸收,长期大量使用后也可产生与全身用药相同的不良反应:
1. 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后者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和感觉异常。某些病例长期用药时可产生持续周围神经病变。
2. 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腹部不适、味觉改变、口干、口腔金属味等。
(2)可逆性粒细胞减少。
(3)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瘙痒等。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晕厥、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和精神错乱等。
(5)其他有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热、膀胱炎、排尿困难、尿液颜色发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