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成都所进出口:诸葛亮的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0 10:33:09

不应该跟刘备混

  首先,本人从来都是认同诸葛亮是个有才干的人,只是有才干的人是否就一定什么都能成功?这点也是未必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须有三点:才干、条件的配合、条件的掌握,有了这三点,没有不成功的道理,相反,三点全无或三点缺一,那么成败根本就不会在预计之内,凡事也只有听天由命。
  一、才干,代表着人的智慧、应变、筹谋、处理、洞察、意识、分析等能力。
  二、条件,代表着万事万物的规律、当前形势、实时局面、可取之处、可舍之处、用具、设施、经济、外交、辅助力、隐患、天时、地利、阻力、重点、轻处等等。
  三、配合,代表着条件的存在。
  四、掌握,代表着所存在条件的了解。
  人要成事,所面对的敌人就只是事情,事情只是个死物,事情不懂得变化,只要你知识以上三点,万事可成,不过如果是说要对敌,那么敌人就是人,这时条件就都掌控于人的手中,你能掌握,敌人也能掌握,条件会配合于你,也会配合于敌人,这时候条件就是有一定的不规则变化,这是人为能造成的,双方的成败就重于谁先抢先占据了优势,谁先有办法把当时的条件导向成对方的死局条件上去,成功地导向就是成功的关键。
  说了以上那么多象是没关系的事情,是想说明诸葛亮失败的原因,不过说他失败应该不很贴切,我想应该用(未能成功)来形容为贴切一点,这说法所根据的是他早死,死时虚龄五十四岁,但他一不为战死,二不为被暗杀,故此不能证明是因战而死,他到底得何病而死这点并没有任何记载,是否本来身体就有隐病还是真的过劳死呢?没有人能知道,病死就代表战败的说法不合符情理,故此只要这么说,诸葛亮之所以未能成功统一三国的原因重点是归究于他的早死。
  大家的视点都会落在北伐战役中,诸葛亮共发起过六次北伐,其中亲兵北伐有五次,派遣魏延出偏师北伐一次,五次亲兵北伐中能攻出祁山的只有两次,他为何要违背一向谨慎的战略思想作以弱攻强的举动?有些人说他是以攻为守,有些人说他是自寻死路,有些人说他是想以战争作平息蜀汉内部矛盾等等,其实只要分析一下当时三国的形势局面就有答案,魏国虽强但领域广阔,其当时的强势也只能自保,而未达到平定天下的势态,西有蜀汉和各小数簇群威胁,东有孙吴虎视,故此魏国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发展国力,以自身优越的基础作养息从而进一步把三国的国力距离拉远,如果它当时的六十万军力足可布防全国的话,那么再发展增长六十万兵力时就可以同时兼顾攻守,到了那个时候,按照三国的人口增长比例推算,蜀国兵力增长后的总数最多不超二十万,吴国兵力增长后的总数也最多四十余万,如果魏国要先攻蜀国,那么留守五十万兵力于国内己足够有余,这时候能调动攻蜀的兵力已达七十万,蜀汉必然被破;如果魏国要先攻吴国,那么留守三十万兵力于国内已足够有余,这时候能调动攻吴的兵力就有九十万,吴国危已;吴蜀任何一国被灭,则两国就等于完了,这是诸葛亮看到的前途形势,所以他是必须要于这种情况出现之前主动发起战事,一则,趁着魏国的羽翼未成就要对其作出攻击,二则即使攻击不成,魏国也不会敢于反击,因其没有赶尽杀绝的力量,故此,诸葛亮所采取的战略就是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退则无险,今次打进去,打不出利来就退走,下次再打再寻找战机,他敢于多番侵扰魏国是因看准了魏国的无力反击的形势,当然也是依仗自己的才智谋略,还有个重点就是制造魏国的混乱作给予其它国家有攻击魏国的机会,这是条连环计,而再看魏国被攻时的局面也是正好证明诸葛亮所分析的形势是正确的,魏国就是守着算了,那它明明有压到性的兵力优势,为何还要采取这些下策呢,一者,的确当时魏国的情况很明显也是不能调动出完全压倒性的兵力来对抗诸葛亮,这就是上边说诸葛亮料到的魏国实时形势了,二者曹真、司马懿的才智不及诸葛亮,故此多番战役中虽然兵力优胜一些,但就无法击溃蜀军,甚至正面交锋屡屡失利,损兵折将,害得张颌都赔上了性命,以至蜀军于魏境来去自如,到后来魏军掉弃一切战斗策略,采取坚壁阻止蜀军前进就算了,有人说司马懿好啊,军事天才,懂得以逸待劳等蜀军粮尽退兵,这不可笑吗?自己兵力优胜于敌方,不围不打,不进不退,这不说是硬着头皮来迎战还说成是良策,实在不堪啊,试想一下,蜀军八万人来攻,魏军率二十万众迎击,双方就是胶着之势,魏军消耗的军响是蜀军的三倍,这样何利之有?而魏军盼望蜀军是自动断粮,蜀军也是真的断粮了,但这种断粮并非魏军的计谋所至,而是运输的道路或蜀国后勤人员的问题造成的,这点上相信魏军每天都是要烧香求仓天庇佑才会发生的情况了,一旦不蜀军运粮不发生这些意外的话,那么可能不久就要轮到魏军粮草供应出现问题的了,故此说,司马懿采用等待蜀军断粮的战略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未成功前就只得50%的机会,而余下的50%失败机会一旦发生,就不用说,打不够打,吃没得吃,绝对兵败如山倒,他的战略方针可以说是没有退路的,相比诸葛亮的北伐战的进可攻退可守战略方针差得远了,去到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就再不依赖运粮的途径,干脆于五丈原屯田进行持久斗持久,这也是司马懿不能运用的方式,因一直以来,魏军都是处于高度防守的状态,每天都担心诸葛亮不知又从何处攻来,他不象蜀军,不重于防守,可以全面重于屯田供粮,加上这个司马懿被诸葛亮吓怕了,即使得到蜀军疏于防范的消息,相信他也不一定敢完全相信,又怕是诸葛亮的诡计,故此他还是不敢出击蜀营,还是终日疑神疑鬼地过活,那怎样能放开防御作全面屯田来解决粮食的问题呢,要是一味靠后方供应,那么庞大的军队不一会就吃光国库的军响了,这又怎样持久,故此孙子兵法从不主张兵力强大还作什么以逸待劳战术的,这首先是出于国家经济的角度考虑,战役中自己耗损经济是对方的几倍,而且这不是一个二个人吃饭的问题,每天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啊,国库一空,内必成乱,不战自败也,因这时斗的是战争而不是经济发展,所以说司马懿这种战术若一味地进下去,谁先死这个问题就没有绝对的了,他幸运的是这个时候诸葛亮却死去了,魏国的大围得解了。
  经过以上的分析,诸葛亮的北伐战本来就是魏蜀两方都打算了是一场持久战,倘若再进行个十几二十年,结果可想而知了,就算结果无法预料,但事实上当时的魏军气势是尽失了,主帅怕了主帅,要一直打下去,这场仗如无意外的话,魏军失败是迟早的问题了,而诸葛亮的北伐因为他一死而结束,就当是说他失败了,那么失败的原就是他过早的辞世而已。也就是说诸葛亮这么早就死了,失败。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太忠心了。凡事事必恭亲,劳心劳力,惟恐其他人干不好。
君主的不信任也是一种因素
谋可在人,成事在天,也是一种原因

不会相信别人,什么大事自己一个人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