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医疗事故处理流程:人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3/29 05:11:11
一个学术性的问题

从时、空看人的渺小

  大卫王在诗篇第八篇向神发出慨叹: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的确,人类在整个宇宙当中实在太渺小了。若是有机会搭飞机,从三、四万尺的高空往下望时,其下的田舍人家都像是玩具一般,而在夜晚,当我们举目望天时,可以看到无数的星星,其中有很多都比地球大上许多倍。而星球与星球间的距离,往往要以光年来计算〔即光用一年所走的距离,按光一秒钟可以走299,800公里,一年所走的距离即是用这个数目乘86,400(一天的秒数)再乘365〕,所以,和整个宇宙相比,人所占的空间实在太小了。

  从时间上看,人生也是非常短暂的,摩西在诗篇九十10:「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一般人的寿命最多不过是七、八十年,虽然有些「人瑞」能活到一百零几岁,但那也是少之又少的例子。纵使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多岁,但和那有亿万年历史的宇宙比起来,又算什么呢?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宇宙的历史在永恒的神面前也是相当短暂,摩西在同一篇诗里说:「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九十2),又说:「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诗九十4)。的确,当人类观看自然界时便感觉到自然界之长久,与人类生命之相对短暂。孔子面对湍湍而流的河水,便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时诗人在望着那雄伟的长江川流不息,更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而今周瑜、曹操、孔明都已作古,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也都消逝了,但那同一条长江,仍然在那里涌流。所以,从时间的观点来看,人生真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便蒸发不见了。

  什么是人生

  再看看人生的内容是如何?摩西说,人最多可以活七、八十年,但在这七、八十年当中有什么可夸的呢?不过是「辛劳、痛苦、忧愁、烦恼」,而人一生兢兢业业所赚到的一切,在离世时却是「转眼成空」且「如飞而去」。这是多么真实的人生写照啊!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他的辛劳旅程。孩童时期虽然不需要工作,但读书也是相当辛苦的。直到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后,便又要开始为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而劳碌。所谓的「白领阶级」虽不必劳力,却要劳心,此外,人生还要经历各种痛苦,「生老病死」无一能免,除了肉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折磨。人生三大不幸,如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都是时有所闻的事。另外,由于人的精力、体力有限,受环境的各种限制,常常令人有「力不从心」或「心有余力不足」之叹,人一生下来就会遭遇各种的问题或困难,由于以上的各种限制,加上人的智慧与知识有限,经常会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或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因此便生出忧愁。而烦恼的事更是司空见惯,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意思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烦恼,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可见世上不可能找到没有烦恼的人。

  人是按神形象而造

  以上从科学及哲学的观点看人生,总括起来可以用三个字形容:短、小、苦。人的寿命很短,只有七、八十年的光景;人在宇宙中所占的地位很小,真好像是太平洋中的一粒沙;人生的内容很苦,一生中充满了劳苦愁烦,至终只落个「转眼成空」。然而诗篇第八篇的目的并不是说人在神眼中并不重要,诗篇第九十篇也不是要证明人生没有意义。诗篇第八篇的主题是:「人是那么渺小,然而神却顾念我们,甚至差他的独生子为我们死,使我们重新归回他的怀抱」,若深究原因,可以发现在所有的受造物当中,唯有人是神照着他自己的形象,按着他自己的样式造出来的(创一26)。

  因此神在人身上有盼望,何谓神的「形象」和神的「样式」呢?关于这一点,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早期教会的神学家中,有人认为「形象」是指神的形状和像貌,而「样式」则是指神灵性与道德方面的特性。根据奥古斯丁的看法,形象是指对真理的认识,样式是指对道德的爱好。这些解释都认为「形象」和「样式」是分开的,是指两件不同的东西。泛世的神学家则同意创世记一26中说的「形象」和「样式」,并不是指两件不同的东西,而是两个同义语,指同一样东西。换句话说,创一26只不过在说明人被造的时候是按照神的样子造出来的。那么,神的样子是什么样子呢?或者说,人在那一方面像神呢?这个问题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

  狭义方面,神的形象和样式,是指他的真理、公义和圣洁。当人类被造之时,神也赋予他对真理的认识、公义的特质、与无瑕疵的圣洁。但这些特质在人类犯罪后都一一失去,直到人悔改信主、重生得救以后,脱去旧人,穿上新人,这些特质才能再恢复。广义方面,神的形象和样式是指他的灵性、理性、自由与统治的权柄。神是个灵,而人是万物中惟一具有灵性的,因此可以与神相交,俗语说:「人是万物之灵」正是此意。神是有理性的,同样,人也是有理性的,具有思考、分析、归纳的能力。神是自由的,人也是自由的,可以自由选择顺服或者不顺服神。最后,神有统治的权柄,同样,神也赋予人统治的责任,叫他「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创一26),这些广义方面的特性,并没有因亚当的犯罪而丧失。所以,在堕落之后,身上仍然带着神的形象。

  人由哪几部份组成

  人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科学家用化学的方法分析人体所含的各种元素,多少氧、氢、磷、钙……等,据说把这些元素加起来,按目前的市价,大概只能卖三十多块钱美金。难道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人的价值吗?当然不能。科学家也无法将这些元素,按着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造出一个人,或其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可见只有物体或身体,并不能构成生命,因为人除了这些物质的元素之外,还有精神的层面,而这精神方面的成分,才是人类真正宝贵的一部份。

  关于人的组成,基督教有两种主要的看法。一是二元论,一是三元论。

  根据二元论的说法,人是由物质及精神两方面所组成的。这种论点似乎较合乎圣经根据。首先来看人是如何被造的,从创二7:「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节经文提到神造人的时候,只用了两种材料:「地上的尘土」及「生命之气」,地上的尘土当然是物质,生命之气则是指灵魂。在希伯来文里面,「灵」和「气」是同一个字根,耶稣也曾用风来代表圣灵的工作,神的灵就是生命,所以耶和华神将他的生气吹在那人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圣经里有多处经文提到人是由身体和灵魂构成的。人犯罪之后,神在创三19宣判:「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这是指人的身体说的。传十二7:「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主耶稣教训他的门徒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太十28)。身体是指物质的部份,包括人的四肢、五官及各种构造,灵魂则指精神、生命,包括人的思想、感情及意志。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故二元论的论点有较多的圣经根据。

  另外一派认为人是由三部份构成的,就是体、魂、灵。他们的圣经根据有二,帖前五23及来四12,认为灵是「神觉」的所在,魂是「自觉」的所在,体是「物觉」的所在,身体是人的物质部份,魂是人的意识生命,包括思想、感情、意志,而灵则是人的灵性,是不朽的。通过人的灵,人可以和神的灵有交通,而人对神的感觉和知识也是藉着灵而来的。一个人死了,他的肉体会朽坏,魂的生命也停止了,但他的灵继续存在,如果灵与魂各种的能力都是正常的,和受造的时候一样,那人的身体就可以长生不死,如果神「非受造的生命」进入到人的灵里,这生命就要渗透魂的各部,结果能使里面的人改变,身体的土质也要改变,就解除死亡与败坏的可能性。

  灵魂由来的三种说法

  耶稣在约六63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那么,人的灵魂是那里来的呢?

  关于灵魂,人所能知道的并不多,因为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用科学证明的。但从神的启示,可以知道只有神是自有永有的,除他以外,一切都是被神所造的,当然灵魂也是神所造的。至于神如何创造灵魂,或者说我们每个人身体内的灵魂是怎么来的?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预存论 这种说法认为身体尚未形成以前,灵魂就已经存在了。换句话说,神在很久以前,甚至在亚当夏娃还未被造之前,就已经造了许多的灵魂,以后每当有一个人出生时,神就取一个灵魂,放入肉体之中。这种论调是从古时希腊的一些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的,教会初期的一些教父也有人提倡这种学说,现今的教会中很少人能接受这种说法。

  二、繁衍论 这种说法认为只有最早的那个灵魂是神造的,以后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从他的父母而来,就像身体是从父母来的一样。换句话说,整个人,包括灵魂和身体,都是自然繁衍的结果。因此,不但身体方面的一些特征是从父母继承来的,如肤色、像貌、甚至一些疾病,我们灵魂方面的特征也受遗传的影响。比如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心志等,多少都有些像他的父母。这种说法的优点是更容易解释人类的罪性乃由亚当所遗传,但是它有个漏洞,是基督的人性也逃避不了罪恶的污染。另外,忽略了灵魂并非物质,是无法分割的。做父母的不可能把灵魂分割一部份给自己的儿女。

  三、创造论 每当一个人出生时,神就个别地创造一个灵魂,使它与肉体联合,而成为一个新生命。这种说法似乎与圣经的记载相吻合,按照创世记的记载,神造亚当的时候,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他的身体,然后把「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作为他的灵魂,可见身体和灵魂的来源不同:身体是由父母而来,灵魂却是出于神,乃是神所赐的。所以传道书的作者说:「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十二7),撒迦利亚论到神的默示说:「铺张诸天,建立地基,造人里面之灵的耶和华说……」(亚十二1),「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来十二9)。此处生身的父是指我们的父母,万灵的父是指神而言,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生的,灵魂是神所赐的。因此显然圣经的见证是偏重创造论。

  人类被造之初的光景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被造之初是什么情形呢?亦即从亚当夏娃被造之后到犯罪之前这段时期,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可能:

  一、人类被造之初即是成熟、完美的 亚当、夏娃并不是被造成婴孩,然后逐渐长大成人的,他们并未经过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不单是指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心灵亦然。完美是指始祖的被造没有任何缺陷、疾病、衰老、死亡。这两点不仅是针对人而言,也是指任何神所造之物,因为神所造的,都是完全而美好的。一般的观念,认为原始的人类冥顽无知,和动物相差无几,其实是没有圣经根据的。

  二、人是照着神的形象与样式造的,所以人起初被造时即具有对真理的知识、公义和圣洁 从亚当替所有的活物取名可看出他知识的丰富。圣经说:「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创二19)。公义是指在人里面的各部份都有一个完美、和谐的主从次序。比如说,他的身体顺服他的灵魂、感情顺服意志、意志顺服理性、理性顺服上帝。圣洁是人类在道德方面的完美无瑕,没有任何罪的玷污,因此人与神之间的交通是没有任何阻碍的。

  三、人一被造即成为世界的管辖者 事实上,在人还没有被造之前,神已经定意叫他「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创一28)。可见,神造人即是要人管理这个世界,「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来二8)。

  神对人的试验

  神造人是有一个崇高的目的,他为人所设计的生命也是极其美好。并非仅仅使他们在世上渡过七、八十年劳、苦、愁、烦的日子,然后就如飞而去,一切转眼成空。他乃是要成为他们的天父,分享他的不朽与荣耀。虽然人在被造之初,这些性质都已包括其中,但神要人经过试验,以证明人对他的顺服,并藉以使这些性质得到肯定与证实。就像一部汽车制造完成,在出厂前,一定要经过试车的程序,经过试验合格,检验员盖章放行之后,才能出厂销售。所以神造了亚当夏娃之后,也要他们经过试验的阶段,在神学上称为「行为之约」。

  虽然在创世记的记载中,找不到明显的立约格式,像神以后跟挪亚、摩西、亚伯拉罕立约时所用的,但约的内容和要件都已俱备,因此可以肯定神对亚当夏娃的试验构成立约的事实。以下我们谈谈神与人的立约。

  第一,立约人 立约人通常包括甲、乙两方。在这个事件上,立约的双方就是神和亚当。由于人类都是亚当的后裔,所以也可以说,亚当是代表整个人类与神立约。

  第二,立约必定附有条件 在这个场合,神的条件就是顺服——绝对的顺服,神对亚当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二16~17)。这个约的形式像是一个严厉的命令,条件是必须顺从神,这种顺从须要以他的行为来证明,神不允许吃的,亚当就不吃。

  第三,约必须有应许 也就是说,当对方满足了所要求的条件,即可得到报偿。在这个约上,似乎看不到应许,但从惩罚的反面,就能看到永生的应许,因为神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换句话说,假如他不吃,就不会死,而不会死就是永生。

  第四,约必须有惩罚 意即若对方不履行条件,将会遭到惩罚。这一点记得非常清楚:「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如果亚当违约,即要受死的惩罚,死的意思不只是指身体的死亡,也是指灵魂永远与神分离。

  在人受造的同时,按照行为之约,人也有义务遭行神的旨意,藉行为彰显神的形象,在神面前尽所当尽的责任,然因人未通过神的试验,这一切都受了影向。

  人是什么?
  爱因斯坦在晚年曾作过如下一段自白:
  一个人很难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就不应当以此去打扰别人。鱼对于它终生都在其中游泳的水又知道些什么呢?
  但是,爱因斯坦毕竟从某个侧面作出了较明确的回答:
  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二十多年来,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伫立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着我的人生航程。
  在其他许多地方,爱因斯坦则用非常明确的语言和结论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个万古恒新的问题: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我想,爱因斯坦这段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是能为我们欣然接受的。
  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答案。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雨果说,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只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
  后来,雨果这个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回答,竟有意无意地成了20世纪40年代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先声之一、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
  然而,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因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1824年1月27日,风烛残年的歌德在同爱克曼交谈的时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路程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将是这番话的清楚说明。
  ——读者,这就是人哪!
  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康德哲学体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晚年,他甚至断言,全部哲学事业都可以归结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75岁的时候,康德不是用话语而是用他一生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用他在哲学这块精神园地上辛勤的耕耘作出了如下的回答:人是借助于令人惊异的能力——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在康德看来,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逝世前不久,他对友人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
  的确,爱因斯坦一生之所以能朝气蓬勃,光霁日明,都是因为他总是在做一件件合理的事情。对于他,生与死的区别仅仅在于是不是在研究物理学问题,是不是在思索大自然的统一结构,是不是在不断地接近“他”,即接近斯宾诺莎的上帝——自然。
  歌德、康德和爱因斯坦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孔子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日:“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的确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在我们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
  我想,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
  人到中年,多半就是这样考虑的。18岁的青年,大概只有憧憬;80岁的老人,多半只剩回忆;至于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往往就来回摆动在憧憬和回忆之间。但是,不管是谁,对眼前现时的把握,都应该是重点;作为整体的第二个组成部分,作为中间环节,它的比重应该占百分之九十五。
  “人生思幼日。”谁没有童梦重温的经历?那放学回家,进屋叫一声“妈”的少年时光;那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林间小道上的幽会和散步,穿过茫茫的夜色,情人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
  在一些触景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就像春天来了,种子破土发芽不可抗拒一样。
  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这快乐恐怕不下于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因为这些科学家崇奉这样一句格言:“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
  况且,“使已死的东西复活”还有另一层更重大的意义:串起记忆中那早巳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说也不信,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一俟到了回忆中,往往也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普希金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就像枯藤、老树、昏鸦这些令人伤感的对象一经成了诗歌和绘画的题材,往往就会给人以最高的美学享受。——我把这种最高的美学享受称之为甜美的忧郁或忧郁的甜美。
  肖邦的19首夜曲为什么能牵动你的心,勾你的魂?就是因为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诗境。
  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在你心中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回忆无疑是许多杰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心理动机之一,同时也构成了它们的一大内容。可以说,没有回忆,文学艺术就会失去光彩,干瘪得不成样子。
  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美国电影《翠堤春晓》插曲《当我们还年轻》最具有这种功能。因为它的词曲本身就充满了回忆。出自回忆,勾起回忆:
  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五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
  你曾说,你爱我,啊!我们心心相印,我们欢笑,我们哭叫,然后分手时刻来到,别忘了,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
  谁没有青春时代?谁没有往日的爱情?当你满头白发,站在落日的斜晖中,突然听到从远处深秋的树林里飘来了这首歌曲,你怎能抗拒它的感情力量?你怎能抗拒回忆?
  有感情的人怎能抗拒感情?有回忆的人怎能抗拒回忆?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人类和个人从本质上说都是历史的。人类的历史意识给人类以智慧,使人类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有利于瞻望未来。回忆就是个人的历史意识活动。没有这种活动的人,甚至无法欣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更谈不上去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比如,有些成年人居然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这部影片:“小孩片,没劲!”说这种话的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因为孩子是不会有多少回忆的。
  唐诗宋词的创作心理背景之一,也是对往事的追忆: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追忆往事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幻想,一种“白日梦”。它们的功用往往是用幻想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弗洛伊德说,夜梦是愿望的满足;白日梦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实现。诗歌创作和梦(夜梦和白日梦)往往是一回事。唐诗宋词不乏写梦之作。苏东坡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最能说明弗洛伊德学说的这一论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写尽生离死别的伉俪之情的词作,从诗人创作动机到内容,都是梦和诗的交织(诗人原是醒着做梦的人)。由此可见,对往事的追忆,在人性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没有希望的人,就是绝望的人,就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人一天也不能没有希望。它在人性中所扎下的根,比回忆往事更深,更牢。它是精神的细胞,是精神的白血球和红血球;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人中,也有不乏充满希望的人。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贝多芬就是在满脑子的创作计划中溘然长逝的。(他说他准备再写出几部大作品,然后就像一个老小孩那样同尘世告别。)
  1945年4月,爱因斯坦以荣誉退职教授的名义退休了。在他退休前几个月,他同斯特恩教授进行过一次诚—挚的谈话。爱因斯坦说,他正在苦心推敲相对论的某些变化,他的退休决不会中断这项工作。
  对此,施特恩发表评论说:“退休并不意味着爱因斯坦已经放弃了今后的一切科学活动,一个公务人员可以退休,一个有才智的人却不能退休。”
  我想,这就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真正含义。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这个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自然也是倍感亲切的。
  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兼文学家莱辛说过,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这是爱因斯坦最喜欢引用的一句格言,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从中得到力量,得到慰藉。
  的确,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地追求,是追求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旅行(过程),要比到达目的地好。
  我以为,这是支配人类一切活动的一条最根本的心理学原理。
  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毕加索也是这样一位大艺术家。他在60岁学习版画技术,70岁学陶工,他那永不衰竭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他说:“永远不会有这么一天……可以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明天是星期天’。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你永远都不能说‘结束’这两个字。”
  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吧!
  “现实”是什么?
  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操作主义物理学家都思索过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也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爱因斯坦认为,“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是同过去和将来在本质上都不同的东西,然而这种重大的差别在物理学中并不出现,也不可能出现。这种经验不能为科学所掌握,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件痛苦但又无可奈何的事。
  对我们这些不是物理学家的人来说,自然没有必要去为“现时”的物理意义而坐立不安。我们只满足于对“现时”作日常经验的理解:“现时”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正因为如此,社会的进步、历史的转折,总是伴随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省思。人类文明愈发展,人们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便愈强烈和自觉。由此,人生观问题便凸显于人类文明的视野之中。 

人是什么?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是“人”!但是对思想家来说,“人是什么?”这又是一个极其深奥的难题,这正如中国古书上说的一句话: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为什么对人本身的认识这样难呢?因为,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必须对人性、人的本质问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自古至今,智者哲人们写下了论人、论人性、论人的本质问题的无数篇章,然而,直到今天仍然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儒家、法家、道家等各派学者们,对于人性善恶的问题,曾经进行过长期的争论。他们有的认为人性本善,有的认为人性本恶,有的认为人性是善恶混,有的则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人的善恶都是后天所为,等等。学者们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各置一端,也各能自圆其说。因为,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他们的不同观点,就可以看到,这些学者的确是从各自角度对人性问题的实质,阐述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各有其理论上的深刻性。所以,在我看来,关于人性的这些争论,对于研究人生观问题,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古代西方的学者们,对于人、人性、人的本质等问题,也同样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就是善的认识者和创造者;诡辩学派认为,人是文化的中心,是文化的创造者;哲学家普罗塔哥拉的一句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总之,在古代西方学者那里,人是具有崇高地位的。但是,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黑夜里,人被淹没在神的阴影之下了,神性代替了人性,人成为神的奴仆。从14世纪开始的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拨开了中世纪迷雾之后,重新发现了“人”———从封建神学专制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个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启蒙思想家们,指出人是世界的中心,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性内容。于是,欧洲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潮由此而兴起。在一定意义上应当承认,资产阶级正是在这面旗帜下创造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这可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人生观的精彩历史篇章。

当然,西方思想家对人、人性、人的本质的研究,并不是仅此而已,他们也深入探索了人本身的极端复杂性。值得重视的是,他们对人性、人的本质的两重性,进行过相当深刻的分析。比如,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所以,“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或者,“要么只是禽兽,要么是个神”。应当说,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这个理解,是相当深刻的。我们发现,后来有些肤浅学者对这样的深刻思想,进行了带有偏见的重复,即他们唱的心爱的歌:“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不过,就其看到了人性、人的本质的复杂性、两重性这一点来说,仍然是很有价值的。后来的一些西方思想家,对人性的这种复杂性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各种各样的阐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人性、人的本质的认识,陷入了一种片面性。比如,有的人认为,人天生就是贪婪的,所以,与其说人人都是善良的,不如说人人都是恶棍。这个观点,自然是有片面性的,但是,它与中国古代关于人性本恶的思想一样,比人性本善的思想,是更加有价值的。

尽管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但是,他们的观点,是以一种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所以,就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生观。这样,他们的人生观就越来越暴露出了其理论上局限性,因而在理论上已经很难有什么新的进展了。我们已经看到,这个历史任务是由马克思主义接替下来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关于人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开创了科学的人生观研究的新视野。

在批评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抽象性、直观性缺点时,马克思深刻地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这个概括,其理论视角不再仅仅是个人,而是在社会的高度上来揭示人的本质。所以,马克思就由此而克服了对人的本质问题观点的抽象性、片面性,使我们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会更加科学了。而关于人的本质的这种科学思想,恰恰是科学的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人是社会有机体的一分子,既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是抽象的类。所以,人是什么?人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人的本质是不同的,因此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社会前进了,时代发展了,人是必然要变化的。我们不必说得远了,就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随着社会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人的欲望和需要,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而且必将继续发生更深刻的变化。难道这些变化,会不反映在人性上、人的本质上吗?很显然,随着这样深刻的社会历史变化,人本身的这些明显变化,人们的人生观也是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的。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及其成果的运用,比如对人体基因奥秘的揭示,人类对人本身的认识,又大大地向前进展了。很显然,这使我们对人的本性的揭示也更深刻了。事实证明,对人的自然本性认识的深化,对人的社会本性的认识也必然相应地更加深化。我们应当有信心地预言,在未来的高科技发展时代,与社会关系的相应发展,人们的人生观水平将会提到更高的层次上去。所以,人们的人生观,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的昌明,而不断进步着。这是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我们可以发现人生观进步的一个辩证过程:每个人都应当通过对社会的人的认识,反过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历史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没有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科学的人生观是无法形成的;但是,经验又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所以,在这里,我想请读者再认真体味一下苏格拉底那句有名的格言:“认识你自己吧。”

人是一种高级生物

人是善与恶的结合物。比例各不一样,善多是好人,恶多是坏人,只有恶是死人,只有善是圣人,我们是凡人。

楼上的解释太全面了,duo shao zi

用不着吧 楼上的大师们 人都吓跑了